作者彙整: judyyoga

2011年瑜伽醫學研習營Level 2招生1/16-03/27

12.02

Dear all

Level 2的課程大綱及指定課本,這一兩來會po上來,到時就會明白我們要上什麼課了...很棒的內容,現在還在修改大綱中...加油

Judy

—————————————————————————————————————–

親愛的同學:

Level 2是繼Level 1之後的進階課程,但這次上課的內容完全不同以往,也就是和以往你所學到的Level 2不一樣,全以肌筋膜放鬆為主軸,教導大家認識身上的肌肉,然後動一動關節,去了解肌肉在哪裡,這裡會痛,但按了也不會好,是因為這一條肌肉的走向很長,所以要學會它的起止點,不用死記,這回用觸診教學法,很容易學習.

以前教科書用Key muscle of Hatha Yoga但這本書除了錯誤頗多,另外有一個缺點,就是體位法決定論,例如:介紹臀大肌時,可能以某一個體位法為例,這很容易讓人以為這個動作的重要主角就是臀大肌,但體位法是綜合性的動作,以解剖學的角度來看,體位法是很難用單一肌肉去解釋的,必須是用單一肌肉,單一動作解釋,才可以很精確地判斷,哪一個動作在伸展時,那裡痛,從動的動作裡去分析是哪一條肌肉在工作,但現在不靈光了,持久力變差了,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因此,這次會以新的課程及新的講義為大家逐一解釋每一條肌肉的功用,並用觸診法去找到肌肉而不是死記起止點,現場若有同學有問題,剛好可以成為我們的肉身菩薩,為我們介紹痠痛的那一條肌肉.其實,肌肉很好認識,只要你覺得容易痠痛,持久力不足,那就表示那一條肌肉有問題,用體位法很難針對某一肌肉,但可以放鬆整體肌群,注意是整體肌群,因此,無法放鬆單一肌肉.

學習Level 2有一個好處,你可以自己幫自己放鬆,由於是全新課程,因此研習過level 2必須重新報名,但可以享有舊生價格13000元,不開放旁聽,只是不想再取另一個名字都沿用level 2,但實際上上的是肌筋膜的放鬆課程,有興趣的同學歡迎報名參加.

2011年Level 2的課程報名訊息如下:

報名日期:

周日班=每周日下午1:30-5:00(3.5hrs)計八周  1月16,23  2月13,20, 3月6,13,20,27計八次

周五班=每周五下午2:00-5:30(3.5hsrs)計八周  1月14,21 2月11,18  3月4,11,18,26計八次

上課地點:樂活瑜伽美學館 02-27154567 台北市復興北路325號3樓(木柵線中山國中捷運站,燦坤三樓)

報名對象:對瑜伽有熱愛者,想要了解體位法的奧妙及不受傷的方法.

教學內容:如上述,會開書單請同學自行購買書本參考,並提供網路資訊供學習.

報名方法:即日起,請先繳費再將匯款帳號及下方報名表格copy至email寄至service@judyyoga.com報名.10人即開班(人數不足延後開班)

上課費用:16000元,L2舊生重修Level 2肌筋膜放鬆課程13000元

轉帳:

請轉至第一銀行繳費網https://eatm.firstbank.com.tw/sap/sap2010s?naMID=c00489254731

只要插入金融卡就可以線上eATM繳費或是直接轉帳至

第一銀行松江分行 代號007   帳號14710123663,戶名是:臺北市私立樂活瑜伽技藝短期補習班

報名表

請留下以下資訊至service@judyyoga.com務必在信件頭註明:報名2011年0114-0325台北level 2-姓名:

例如:報名2011年0114-0325台北level 2-女神卡卡

請附以下資料:

姓名:             性別:           生日:   年    月   日

電話:             手機:           職業:

電子郵件:

身體是否有舊傷或疾病? 若是,請詳述。

是否為初學者? 是否為瑜伽老師,若否,請簡單地與我們分享您的學習經驗心得。

瑜珈對你而言是什麼?

新課程教室席次有限,請再報名前,務必先轉帳以保留名額,感謝。

第一銀行民權分行 代號007   帳號14710123663,戶名是:臺北市私立樂活瑜伽技藝短期補習班

請提供金額與帳號後五碼 驗證ok之後會發mail告之.

退款銀行與帳號 (若人數不足將於預定開課內一周自動退款)

我有話要說….(請隨意)

謝謝填寫並期待課堂上與相遇!Namaste!

[……]

Read more

分類: 教室及研習訊息,Studio | 標籤: , | 發佈留言

2011年瑜伽醫學研習營Level 1招生1/16-03/27

親愛的同學:

從印度回來之後,諸事纏身,但一直記得同學殷殷期盼能夠開課.本想今年年底不開了,但同學們仍不斷留言希望能開班,讓人十分感動.尤其是出席瑜伽傷害事件的官司擔任專家證人的經驗,令我對瑜伽教學的態度更趨嚴謹,尤其是教導瑜伽老師如何認識學員的身體,而非只是將瑜伽體位法的技巧強加諸在學員身上,這是十分十分的重要.

瑜伽的教學,必須以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以教導學員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如何正確的伸展,吸氣,吐氣,了解在有舊傷的狀況下,學習正確安全的瑜伽是十分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了解瑜伽的精神價值,將瑜伽的精神生活化,內化在個人氣質中,相信這才是真正的瑜伽.

這次的學習課程會和以往不太相同,重點會放在認識身體,從不同的身體去判斷內在潛藏的疾病,因此歡迎Level one的舊生回來重修.在這幾年研習的經驗中發現,學習者中老師佔一半,另一半不是瑜伽老師,而是對瑜伽十分有興趣的同學,他們在現有的瑜伽學習中,有許多疑問,但對老師所給予的答案不甚明白,因此想要自己來學習,找答案,為的是更明白自己的身體.這意謂著,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不同的,但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的是:標準式的答案,標準式的體位,這些都被冠以正確…兩個字.

正確的體位法,實際上只適用在50%的身體,另有一半的身體,不是太強就是太弱….這是先天體質的不同,沒有所謂好或不好.因此,不要用制式的教法,強迫身體裝入瑜伽的體位法框架中,因為瑜伽是一門靜心的學問,心是無形無影無氣味,肉體是有形有影有氣味,肉體僅是殿堂,心才是真正內在的神性.

記得…沒有標準答案,在開放式的考題上,同樣的,沒有標準答案,在人生的問題上.因為人生,不是非黑即白,人生是顏色猶如X光片一樣,是由數百數千種灰階所構成的.因此,瑜伽,是一門教您如何學會靜心來觀察心靈細微的變化的法門.透過瑜伽醫學的學習,我們可以在靜心中,感受到生命力的流動,一股內在能量的流動.

瑜伽醫學,在國外深受重視,像是IYENGA YOGA AND ANUSARA體系,尤其重視解剖學的基礎課程,但要了解剖學,必須真的下苦心從基礎開始學習,從人體的各大系統,包括: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骨髂系統,肌肉系統等等,這些在學習解剖順位法則時,十分受用.

最終,是透過認識身體的基礎架構,去明白自己身體的獨特性,永遠要記得,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就像指紋一樣,沒有一個人的指紋是一樣的,因此,尊重身體,是學習瑜伽的第一堂課.

但身體的密碼,不難懂,只要用心傾聽,再加上專業知識做後盾,就能稍知一二.

對於任何學問的追求,我喜歡慢,慢活,熟成,慢才能扎根,慢才能持久,因為人生的終點就是死亡,何苦急於一時…..

2011年Level One的課程報名訊息如下:

報名日期:每周日上午9:00-12:30(3.5hrs)計八周  1月16,23  2月13,20, 3月6,13,20,27計八次

上課地點:樂活瑜伽美學館 02-27154567 台北市復興北路325號3樓(木柵線中山國中捷運站,燦坤三樓)

報名對象:對瑜伽有熱愛者,想要了解體位法的奧妙及不受傷的方法.

教學內容:

1體位法梵文教學,學會認識字首字根及發音,學會如何畫體位法圖

2解剖學基礎課程,學習人體各大系統,並了解新陳代謝的機制,再從結締組織,筋膜及肌肉與骨架的解剖學開始,再和體位法的動作做結合.在課堂裡學會以正確的用語去認識動作的方位,有助於各位了解專業的瑜伽醫學文章.如YOGA JOURNAL中的ANATOMY COLUMN解剖專欄.

3認識呼吸法的解剖生理構造,了解聲帶及橫膈模的作用,了解腹式及胸式呼吸法以ujjaji吸呼法的技巧.並深入明白腹壓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4冥想與大腦的關聯:了解冥想為何對人體如此重要,和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關聯.明白憂鬱症的成因及瑜伽療癒的方法.

5瑜伽哲學:透過小組討論及指定書目-瑜伽經,哈達瑜伽經,瑜伽之樹,老子,深入瑜伽的真諦.

報名方法:即日起,請先繳費再將匯款帳號及下方報名表格copy至email寄至service@judyyoga.com報名.10人即開班(人數不足延後開班)

上課費用:16000元,L1舊生重修6000元

轉帳:

請轉至第一銀行繳費網https://eatm.firstbank.com.tw/sap/sap2010s?naMID=c00489254731

只要插入金融卡就可以線上eATM繳費或是直接轉帳至

第一銀行民權分行 代號007   帳號14710123663,戶名是:臺北市私立樂活瑜伽技藝短期補習班

教材包含:骨骼模型1個及上課講義,肌肉解剖學講義兩本.

有心報名者,請務必自行購買勝王瑜伽經(喜悅之路邱顯峰老師或希化難陀瑜伽/陳景圓老師皆可),哈達瑜伽經(喜悅之路,邱顯峰老師著),瑜伽之樹,老子(時報出版之開卷叢書古典系列,聖經大小)計四本書,在開課前交心得報告,字數不限.了解肉體這個臭皮囊只是第一步,真正要明白的是,瑜伽的精神…..

報名表

請留下以下資訊至service@judyyoga.com務必在信件頭註明:報名2011年0116-0327台北level 1-姓名:

例如:報名2011年0116-0327台北level 1-女神卡卡

請附以下資料:

姓名:             性別:           生日:   年    月   日

電話:             手機:           職業:

電子郵件:

身體是否有舊傷或疾病? 若是,請詳述。

是否為初學者? 是否為瑜伽老師,若否,請簡單地與我們分享您的學習經驗心得。

瑜珈對你而言是什麼?

新課程教室席次有限,請再報名前,務必先轉帳以保留名額,感謝。

第一銀行民權分行 代號007   帳號14710123663,戶名是:臺北市私立樂活瑜伽技藝短期補習班

請提供金額與帳號後五碼 驗證ok之後會發mail告之.

退款銀行與帳號 (若人數不足將於預定開課內一周自動退款)

我有話要說….(請隨意)

謝謝填寫並期待課堂上與相遇!Namaste!

模型教材如下:

[……]

Read more

分類: 教室及研習訊息,Studio | 標籤: , | 發佈留言

樂活瑜伽新生初體驗~一周399元

樂活瑜伽美學館~歡迎進入

[……]

Read more

分類: 教室及研習訊息,Studio | 發佈留言

2010印度之旅第二天~簡介+影集+變電器爆炸

2010印度喜馬拉雅瑜伽靜心之旅第二天

日期:9/19日

地點:北印度喜馬拉雅山~里虛克虛~喜馬拉雅瑜伽學院

早上,睡到自然醒,錯過了今天一早5:00的晨禱靜坐,我想我一定是故意的,呵,因為太累了。一早5:15學院即排有晨間瑜伽的課程,但昨天拉車拉了十幾個小時,大家早就累翻了,只有少數幾個同學毅力驚人,爬起來參加早課。我起床時已經是6:30了,盥洗一下,就趕去參加課程,有上到一小部分的瑜伽課後,就從7:30一直靜坐一小時,然後,保持安靜的身心去吃早餐。早年,我是無法靜下心來,我整個人身心都很浮動,對當時的我而言體位法就是瑜伽,靜坐是很浪費時間的事,因為一靜下來,腦袋就有好多念頭,最常想的是,就是等會要吃什麼??要找誰去??更遑論靜坐一個小時,五分鐘都有困難,但經過這幾年的長進,現在一坐下來靜心,心就很容易安靜,靜到可以感受到血脈的博動,心好像溶入無垠的空,當下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時間不存在了。這是這幾年來練習瑜伽最大的收穫。不是體位法又練到那一級,而是心靈變得很平靜,最大的好處是,很難動怒,還有很好睡。因為只要幾個深呼吸,就睡著了。永遠要記得,體位法是在為靜坐而準備的,體位法只是前菜,靜坐才是大餐。瑜伽八支精神很清楚地指出,體位法,生命能量控制法,感官收攝,這些都在為專注,禪那,三摩地做準備。

 

一早,保持安靜,讓身心處在十分放鬆的心境,尤其是學院的風景十分宜人,早起時,空氣清新,路上沒有人說話,每個人都是保持靜默,但錯身而過時,會以手勢或眼神表達問候之意。在那當下,突然覺得言語是多餘的,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能傳達許多心靈的感受。因為不說話,感官變得更細緻敏銳,可以觀察到大地的變化,天空漂過的雲彩,下過雨的草地,除了泥濘,還伴有青草的芳香。

這又令我想起大師在喜馬拉雅本書,尊者拉瑪在書中寫到:他和他的上師,很少說話,因為上師常處在三摩地中,平時很少說話,有一次,我們共住了九個月幾乎未曾談過幾句話。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閉著眼睛在靜坐,各做各的事,沒有機會交談,但彼此會有瞭解,因此無須口頭的溝通。當互相之間沒有瞭解時,才需要語言這種拙劣的溝通。既然有深層的溝通,交談是多餘的,上師和我都相信這種心靈的交談,有時,他會以微笑回答我一些愚笨的問題。他談得很少,卻創造一個適合我成長的氣氛。(大師在喜馬拉雅山,原著:喇嘛尊者,第35頁)

My master remains in sahaja-samadhi (a constant state of deep meditation) and speaks very little. We once lived together for nine months and hardly talked at all. Most of the time we sat with closed eyes in meditation. I did my work and he did his work. There was no occasion for talking. Understanding was there, so oral communication was not necessary. When understanding is not present, then talk is needed in order to relate, but language is a poo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re was already communication on a deeper level, so there was no necessity for talking . My master and I believed more in silent communication. He answered my silly questions with a smile. He talked very little, but created an atmosphere for my growth.

(Living with the Himalayan Master,P-29  Swami Rama )

吃飯前要誠心祈禱感謝,但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唱什麼祈禱文,呵...

 

典型的學院的餐點,第一天吃很興奮,後來就沒有麼興奮了,因為都差不多.注意,沒有湯耶,有餅又有飯是北印的特色.

靜默,但心卻是警醒的,時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時時留意當下的每一細微的感受。若在學院看到有人胸前別一個牌子,上頭寫者Silent,表示那個人正在練習靜默,有時練習一天,有時練習一個星期,有時練習半年,所以,在學院裡,要時時保持安靜的心,連吃飯也是。今天的第一頓早餐,很令我感動,因為當我們一入坐,就有工作人員一一陸續為我們夾菜,在他們的每一個動作裡,你可以感受到每一個到口的食物都是學院用心烹調出來的,當菜盤都裝滿菜時,工作人員會立在一旁開始唱頌,我大概只明白是在唱薄伽梵歌第十五章,還有牆上貼的那份歌詞 OM ANNA-PURNE…..。

在工作人員誠心的祝福之下,我們開始吃飯,當然不是用手吃,用湯匙,哈。我開始享用印度式早餐,只是份量有點少,但後來證明是我們台灣人習慣吃太多了,食物只要七分飽就好了,要留三分消化的空間。吃完飯後,工作人員又開始唱頌,但歌詞真的不懂,只記得最後要把手往上舉,做投降的姿勢。

現在將我們在餐前的祈禱文,節錄如下:

Om Anna-purne sada-purne Shankara-prana vallabhe;

Jnana-vairagya siddhyartham bhiksham dehai cha Parvati;

Mata cha Parvati Devi pita Devo Maheshvara

Bandavah Shiva bhaktascha svadeso bhuvanatrayam.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意思如下:

Beloved Shakti of Siva, you are the everlasting fullness, fully manifest as this food; Oh, Mother of the universe, nourish us with this gift of food so that we may attain knowledge, dispassion and spiritual perfection. Goddess Parvati is my mother; God Maheshvara is my father. All devotees of Shiva are my family. And, all the three worlds are my home. …………… Sri Adi Sankara in ANNAPURNASHTAKAM.

若你想聽如何唱,以下網址點進去會自動唱給你聽。一定要跟著唱,才會明白我們在唱的時候的感受,很新鮮又很有趣,當你一旦會唱時,就會融入整個學院的氛圍裡,你不是台灣人也不是印度人,你變成薄伽梵歌裡頭的主角群之一.

http://www.smashits.com/music/bengali/play/songs/6916/sri-devi-smaranam/62583/ANNA_PURNE_SADAPURNE.html

唱完這首歌,接著要唱薄伽梵歌第15章,注意是用梵文唱的,很酷!現在我將第15章的梵文及英文翻釋附註如下,內文是來自這個網站http://thebhagavadgita.com/bg_15.html

若各位想要聽如何唱頌,可以連到以下的網址,你就可以明白我們每天要唱三遍,呵~早餐,中餐,晚餐,一連十天,唱了三十遍,若問我會唱嗎,鐵定是….不會….但現在會了,因為可以Download到MP3天天聽,下回到卡拉OK搶到麥克風,記得要清唱這首歌,保證一炮而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1vkKczCHPw&feature=related

薄伽梵歌第十五章梵文及英文。中文版則幫各位加入邱顯峯老師的新作薄伽梵歌裡面的詳細解釋,本來不想附上,因為要打一堆字,但想想為了大家的方便,又花了很多時間再附上去,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要記得中英文是不同大師講解的,所以會有不同的觀點,可不要弄混了,但唱的時候可以參造梵文發音的英文.

15. 1

sri-bhagavan uvaca urdhva-mulam adhah-sakham

asvattham prahur avyayam chandamsi yasya parnani yas tam veda sa veda-vit

WORD FOR WORD

sri-bhagavan uvaca — The Supreme said; urdhva-mulam — with roots above; adhah — downwards; sakham — branches; asvattham — a banyan tree; prahuh — is said; avyayam — eternal; chandamsi — the Vedic hymns; yasya — of which; parnani — the leaves; yah — anyone who; tam — that; veda — knows; sah — he; veda-vit — the knower of the Vedas.

TRANSLATION

The Supreme said: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n imperishable banyan tree that has its roots upward and its branches down and whose leaves are the Vedic hymns. One who knows this tree is the knower of the Vedas.

至尊博伽梵(克里師那)說

傳說有一棵永生不巧的菩提樹(asvatta,又譯為印度榕樹),其根在上,而枝幹在下,他的葉子即是吠陀的詩句(chadamsi)能了解此樹的人就是吠陀經的知悉者.

15. 2

adhas cordhvam prasrtas tasya sakha guna-pravrddha visaya-pravalah

adhas ca mulany anusantatani karmanubandhini manusya-loke

WORD FOR WORD

adhah — downward; ca — and; urdhvam — upward; prasrtah — extended; tasya — its; sakhah — branches; guna — by the modes of material nature; pravrddhah — developed; visaya — sense objects; pravalah — twigs; adhah — downward; ca — and; mulani — roots; anusantatani — extended; karma — to work; anubandhini — bound; manusya-loke — in the world of human society.

TRANSLATION

The branches of this tree extend downward and upward, nourished by the three modes of material nature. The twigs are the objects of the senses. This tree also has roots going down, and these are bound to the fruitive actions of human society.

這棵樹的枝幹藉著造化勢能三種屬性力的滋養而向上和向下生長,它的芽(pravala)就是塵境(visaya又譯為感官的對象,感知的事物)此芽繼續向下延伸根植(mulani anusantatani)繫縛著人世間的(manusya-loke)活動.

15.3-15.4

na rupam asyeha tathopalabhyate nanto na cadir na ca sampratistha

asvattham enam su-virudha-mulam asanga-sastrena drdhena chittva

tatah padam tat parimargitavyam yasmin gata na nivartanti bhuyah

tam eva cadyam purusam prapadye yatah pravrttih prasrta purani

WORD FOR WORD

na — not; rupam — the form; asya — of this tree; iha — in this world; tatha — also; upalabhyate — can be perceived; na — never; antah — end; na — never; ca — also; adih — beginning; na — never; ca — also; sampratistha — the foundation; asvattham — banyan tree; enam — this; su-virudha — strongly; mulam — rooted; asanga-sastrena — by the weapon of detachment; drdhena — strong; chittva — cutting; tatah — thereafter; padam — situation; tat — that; parimargitavyam — has to be searched out; yasmin — where; gatah — going; na — never; nivartanti — they come back; bhuyah — again; tam — to Him; eva — certainly; ca — also; adyam — original; purusam — the Personality of Godhead; prapadye — surrender; yatah — from whom; pravrttih — the beginning; prasrta — extended; purani — very old.

TRANSLATION

The real form of this tree cannot be perceived in this world. No one can understand where it ends, where it begins, or where its foundation is. But with determination one must cut down this strongly rooted tree with the weapon of detachment. Thereafter, one must seek that place from which, having gone, one never returns, and there surrender to that Supreme Personality of Godhead from whom everything began and from whom everything has extended since time immemorial.

在此世上無人能了解此樹的形相,也不知其始於何時,又將終於何處,更不知其根基之所在.此棵菩提樹根深蒂固,必須用利斧方能將其砍除.

應去探索那個你一旦去了就永遠須復返的地方.那即是最元始的至上意識purusa,最古老生命的源頭,你應即皈依prapadye.

15. 5

nirmana-mohajita-sanga-dosa adhyatma-nitya vinivrtta-kamah

dvandvair vimuktah sukha-duhkha-samjnair gacchanty amudhah padam avyayam tat

WORD FOR WORD

nih — without; mana — false prestige; mohah — and illusion; jita — having conquered; sanga — of association; dosah — the faults; adhyatma — in spiritual knowledge; nityah — in eternity; vinivrtta — disassociated; kamah — from lust; dvandvaih — from the dualities; vimuktah — liberated; sukha-duhkha — happiness and distress; samjnaih — named; gacchanti — attain; amudhah — unbewildered; padam — situation; avyayam — eternal; tat — that.

TRANSLATION

Those who are free from false prestige, illusion and false association, who understand the eternal, who are done with material lust, who are freed from the dualities of happiness and distress, and who, unbewildered, know how to surrender unto the Supreme Person attain to that eternal kingdom.

凡是沒有虛榮迷妄已降伏了依戀與瞋恚,且長住真如本性(adhyatma)遠離欲愛,擺脫了苦樂等二元性的束縳者,被認為是已達到那永恆不惑之境.

15.6

na tad bhasayate suryo na sasanko na pavakah

yad gatva na nivartante tad dhama paramam mama

WORD FOR WORD

na — not; tat — that; bhasayate — illuminates; suryah — the sun; na — nor; sasankah — the moon; na — nor; pavakah — fire, electricity; yat — where; gatva — going; na — never; nivartante — they come back; tat dhama — that abode; paramam — supreme; mama — My.

TRANSLATION

That supreme abode of Mine is not illumined by the sun or moon, nor by fire or electricity. Those who reach it never return to this material world.

我至上的住所非日月光的光照所能及,一旦達到此境地,即不須復返.

15.7

mamaivamso jiva-loke jiva-bhutah sanatanah

manah-sasthanindriyani prakrti sthani karsati

WORD FOR WORD

mama — My; eva — certainly; amsah — fragmental particle; jiva-loke — in the world of conditional life; jiva-bhutah — the conditioned living entity; sanatanah — eternal; manah — with the mind; sasthani — the six; indriyani — senses; prakrti — in material nature; sthani — situated; karsati — is struggling hard.

TRANSLATION

The living entities in this conditioned world are My eternal fragmental parts. Due to conditioned life, they are struggling very hard with the six senses, which include the mind.

事實上,一小部份的我在生命世界裡化現成永恆的個體生命(jivabhutah),並使含心靈在內的六個感官(sasthanindriyani又譯為六根)在造化勢能的影響下運作著.

15.8

sariram yad avapnoti yac capy utkramatisvarah

grh itvaitani sam yati vayur gandhan ivasayat

WORD FOR WORD

sariram — the body; yat — as; avapnoti — gets; yat — as; ca api — also; utkramati — gives up; isvarah — the lord of the body; grhitva — taking; etani — all these; samyati — goes away; vayuh — the air; gandhan — smells; iva — like; asayat — from their source.

TRANSLATION

The living entity in the material world carries his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life from one body to another as the air carries aromas. Thus he takes one kind of body and again quits it to take another.

就如風帶著芳香從其源頭到處飄香,同樣地,身體的主人(isvara指個體意識,個體靈魂)也帶著心靈與感官覺受,從一個軀體到另一個軀體.

15.9

srotram caksuh sparsanam ca rasanam ghranam eva ca

adhisthaya manas cayam visayan upasevate

WORD FOR WORD

srotram — ears; caksuh — eyes; sparsanam — touch; ca — also; rasanam — tongue; ghranam — smelling power; eva — also; ca — and; adhisthaya — being situated in; manah — mind; ca — also; ayam — he; visayan — sense objects; upasevate — enjoys.

TRANSLATION

The living entity, thus taking another gross body, obtains a certain type of ear, eye, tongue, nose and sense of touch, which are grouped about the mind. He thus enjoys a particular set of sense objects.

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去感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visayan)

15.10

utkramantam sthitam vapi bhunjanam va gunanvitam

vimudha nanupasyanti pasyantijnana-caksusah

WORD FOR WORD

utkramantam — quitting the body; sthitam — situated in the body; va api — either; bhunjanam — enjoying; va — or; guna-anvitam — under the spell of the modes of material nature; vimnudhah — foolish persons; na — never; anupasyanti — can see; pasyanti — can see; jnana-caksusah — those who have the eyes of knowledge.

TRANSLATION

The foolish cannot understand how a living entity can quit his body, nor can they understand what sort of body he enjoys under the spell of the modes of nature. But one whose eyes are trained in knowledge can see all this.

愚者無法像具有慧眼者能洞悉體意識是離開軀體或在軀體中,抑或隨順造化勢能三種屬性力的作用在覺受.

15.11

yatanto yoginas cainam pasyanty atmany avasthitam

yatanto ‘py akrtatmano nainam pasyanty acetasah

WORD FOR WORD

yatantah — endeavoring; yoginah — transcendentalists; ca — also; enam — this; pasyanti — can see; atmani — in the self; avasthitam — situated; yatantah — endeavoring; api — although; akrta-atmanah — those without self-realization; na — do not; enam — this; pasyanti — see; acetasah — having undeveloped minds.

TRANSLATION

The endeavoring transcendentalists, who are situated in self-realization, can see all this clearly. But those whose minds are not developed and who are not situated in self-realization cannot see what is taking place, though they may try to.

精勤修煉的瑜伽行者能見到自己內在的本性而無所用心(acetasah)的人,即使努力修行,亦無法見到其自性.

15.12

yad aditya-gatam tejo jagad bhasayate ‘khilam

yac candramasi yac cagnau tat tejo viddhi mamakam

WORD FOR WORD

yat — that which; aditya-gatam — in the sunshine; tejah — splendor; jagat — the whole world; bhasayate — illuminates; akhilam — entirely; yat — that which; candramasi — in the moon; yat — that which; ca — also; agnau — in fire; tat — that; tejah — splendor; viddhi — understand; mamakam — from Me.

TRANSLATION

The splendor of the sun, which dissipates the darkness of this whole world, comes from Me. And the splendor of the moon and the splendor of fire are also from Me.

太陽光輝照亮全世界然而須知太陽月亮和火的光輝全都源自於我.

15.13

gam avisya ca bhutani dharayamy aham ojasa

pusnami causadhih sarvah somo bhutva rasatmakah

WORD FOR WORD

gam — the planets; avisya — entering; ca — also; bhutani — the living entities; dharayami — sustain; aham — I; ojasa — by My energy; pusnami — am nourishing; ca — and; ausadhih — vegetables; sarvah — all; somah — the moon; bhutva — becoming; rasa-atmakah — supplying the juice.

TRANSLATION

I enter into each planet, and by My energy they stay in orbit. I become the moon and thereby supply the juice of life to all vegetables.

我進入大地以我的原力(ojasa又譯為以我的能量)維繫著一切生命.我化為月亮以我的露水滋潤一切草木.

15.14

aham vaisvanaro bhutva praninam deham asritah

pranapana-samayuktah pacamy annam catur-vidham

WORD FOR WORD

aham — I; vaisvanarah — My plenary portion as the digesting fire; bhutva — becoming; praninam — of all living entities; deham — in the bodies; asritah — situated; prana — the outgoing air; apana — the down-going air; samayuktah — keeping in balance; pacami — I digest; annam — foodstuff; catuh-vidham — the four kinds.

TRANSLATION

I am the fire of digestion in the bodies of all living entities, and I join with the air of life, outgoing and incoming, to digest the four kinds of foodstuff.

我化為生命之火住眾生的軀體中以調合其上行氣(prana)和下行氣(apana)並消化四種食物.

15.15

sarvasya caham hrdi sannivisto mattah smrtirjnanam apohanam ca

vedais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o vedanta-krd veda-vid eva caham

WORD FOR WORD

sarvasya — of all living beings; ca — and; aham — I; hrdi — in the heart; sannivistah — situated; mattah — from Me; smrtih — remembrance; jnanam — knowledge; apohanam — forgetfulness; ca — and; vedaih — by the Vedas; ca — also; sarvaih — all; aham — I am; eva — certainly; vedyah — knowable; vedanta-krt — the compiler of the Vedanta; veda-vit — the knower of the Vedas; eva — certainly; ca — and; aham — I.

TRANSLATION

I am seated in everyone’s heart, and from Me come remembrance, knowledge and forgetfulness. By all the Vedas, I am to be known. Indeed, I am the compiler of Vedanta, and I am the knower of the Vedas.

我住在眾生的心中,記憶知識和遺忘(apohanam)都是來自於我.事實上我吠檀多(vedanta)的作者和吠陀經的知悉者.

15.16

dvav imau purusau loke ksaras caksara eva ca

ksarah sarvani bhutani kuta-stho ‘ksara ucyate

WORD FOR WORD

dvau — two; imau — these; purusau — living entities; loke — in the world; ksarah — fallible; ca — and; aksarah — infallible; eva — certainly; ca — and; ksarah — fallible; sarvani — all; bhutani — living entities; kuta-sthah — in oneness; aksarah — infallible; ucyate — is said.

TRANSLATION

There are two classes of beings, the fallible and the infallible. In the material world every living entity is fallible, and in the spiritual world every living entity is called infallible.

在此世上可分為兩種個體(purusau)一者是不變易的aksara一者是是會變易的ksara.所有的生命體都會變易毀壞的,只有個體意識是永恆不變易者.

15.17

uttamah purusas tv anyah paramatmety udahrtah

yo loka-trayam avisya bibharty avyaya isvarah

WORD FOR WORD

uttamah — the best; purusah — personality; tu — but; anyah — another; parama — the supreme; atma — self; iti — thus; udahrtah — is said; yah — who; loka — of the universe; trayam — the three divisions; avisya — entering; bibharti — is maintaining; avyayah — inexhaustible; isvarah — the Lord.

TRANSLATION

Besides these two, there is the greatest living personality, the Supreme Soul, the imperishable Lord Himself, who has entered the three worlds and is maintaining them.

然而還有另一個最高的意識-至上大,祂進入三界並繫萬有,祂即是吾人所謂的永恆不滅之主isvara又譯為上帝.

15.18

yasmat ksaram atito ‘ham aksarad api cottamah

ato ‘mi loke vede ca prathitah purusottamah

WORD FOR WORD

yasmat — because; ksaram — to the fallible; atitah — transcendental; aham — I am; aksarat — beyond the infallible; api — also; ca — and; uttamah — the best; atah — therefore; asmi — I am; loke — in the world; vede — in the Vedic literature; ca — and; prathitah — celebrated; purusa-uttamah — as the Supreme Personality.

TRANSLATION

Because I am transcendental, beyond both the fallible and the infallible, and because I am the greatest, I am celebrated both in the world and in the Vedas as that Supreme Person.

所以我是超越會變易與不變易的最高者,因此在此世上和吠陀經裡vede ,我被譽為至上核心意識purusottama.

15.19

yo mam evam asammudho janati purusottamam

sa sarva-vid bhajati mam sarva-bhavena bharata

WORD FOR WORD

yah — anyone who; mam — Me; evam — thus; asammudhah — without a doubt; janati — knows; purusa-uttamam — The Supreme; sah — he; sarva-vit — the knower of everything; bhajati — renders devotional service; mam — unto Me; sarva-bhavena — in all respects; bharata — O son of Bharata.

TRANSLATION

Whoever knows Me as The Supreme, without doubting, is the knower of everything. He therefore engages himself in full devotional service to Me, O son of Bharata.

婆羅多的後裔阿尊那呵,能無所惑地了知我就是至上核心意識的人,他即能明白一切並對我無微不至地虔誠奉獻.

 

15.20

iti guhyatamam sastram idam uktam mayanagha

etad buddhva buddhimnan syat krta-krtyas ca bharata

WORD FOR WORD

iti — thus; guhya-tamam — the most confidential; sastram — revealed scripture; idam — this; uktam — disclosed; maya — by Me; anagha — O sinless one; etat — this; buddhva — understanding; buddhi-man — intelligent; syat — one becomes; krta-krtyah — the most perfect in his endeavors; ca — and; bharata — O son of Bharata.

TRANSLATION

This is the most confidential part of the Vedic scriptures, O sinless one, and it is disclosed now by Me. Whoever understands this will become wise, and his endeavors will know perfection.

無罪的人阿尊那啊,我己將此最祕密的經論(sastra)傳授給你,婆羅多的後裔阿尊那啊!能了知這些即能成為有智慧的人,並履行其應盡的職責.

————————————————————————————————-

尊者Swami Rama的生平

明白薄伽梵歌的真諦,現在就來看看尊者是如何用生命去體會瑜伽經典的精神.今天是第一天上課,課程主題恰恰即是介紹拉瑪尊者Swami Rama的一生。學院準備了一系列的幻燈片,清楚地介紹尊者的一生。現摘錄中國瑜伽出版社有關拉瑪尊者介紹以饕大家。

尊者出生在1925年在印度喜馬拉雅山的一個婆羅門書香世家。三歲時即獲喜馬拉雅山一位偉大聖者啟蒙。年少之時常雲遊於喜馬拉雅叢山之間,參訪了一百二十多位印度大師、高人和隱士。自1939至1944年間,他在印度許多不同的學校和修道院傳授奧義書和佛教經典。1946-1947年他去西藏修習西藏密宗。之後他專心經典的研習和更精深禪定修行,直至宇宙心靈的最高層次。1949年拉瑪尊者榮膺香卡阿闍黎僧團的主席。在1952年他毅然拋棄此無上的職位,歸隱喜馬拉雅山。他回到喜馬拉雅山接受上師對最後的教誨和指示,然後啟程前往西方。他花了三年的時間在歐洲研習西方心理學、哲學、醫學。1970他榮任美國Topoka, Kansas等地明寧哲基金會(Meninger Foundation)的顧問,從事「內在心靈世界的自動控制」研究計劃。他是世界著名的喜拉雅瑜伽科學與哲學學院創辦人、校長和靈性上師。其總部美國,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分支機構。

古人有言:英雄征服得了世界,但是征服不了自己;聖人征服得了自己,但是不願去征服這個世界。這句話意境很深,對聖人而言,這個世界就是心靈變幻出來的假象,要改變的不是外在的假象,而是每個人內在的心靈世界.一切唯心造.看完了尊者的介紹,在逛學院時,有一種特別的靈性感受,尤其是遠眺就是喜馬拉雅的群山,那種感覺很自然,很原始,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什麼是寧靜,那股寧靜是由祥和的心靈所散發出來的,在這裡的研習者及工作人員都令你感受到有一股沈靜穩定的力量。晚上本來有影集要欣賞,但大教室後方的變電器突然起火,火花四濺,好不嚇人,但果然是有修行的工作人員,非常冷靜地看著火花爆了好幾聲,才叫我們走人,可能是印度的雨季讓變壓器過於潮溼,接觸不良,導致變電器起火爆炸,我還想奇怪,這個影集叫做Himalaya Tradition,螢幕的燈光效果做到窗外去了,真是先進,而且,投影機製造出的火花效果還真是逼真,真到聞到一股電線燒焦的味道,「媽呀~阿娘ㄟ,快走人吧…。。」果然,我們道行真的不高…。第二天的晚上結得很高潮.ps:每每寫完文章,整個人就好像虛脫,需要全神貫注才能記得細節.粉累.

[……]

Read more

分類: 待分類 | 標籤: | 發佈留言

1120薄伽梵歌新書講座

親愛的同學:

薄伽梵歌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但初初看時,實在是眼花瞭亂,就像剛讀紅樓夢一樣一開始就被龐大的人物及錯綜複雜的內容給嚇住了,還要邊看邊做筆記,才能釐清這是誰的誰,誰又誰作對等等,等到看不下來,就看其他延伸出來的書目,最後才能明白書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薄伽梵歌之所以吸引我,實不相瞞,因為它是全世界翻譯版本最多的三大經典,第一名是聖經,第二名是我們家的老子,第三名則是薄伽梵歌.前面兩本,垂手可得,但薄伽梵歌則真是陌生至極.直到有一天讀商周恰恰有一篇文章提到華爾街正在吹起一股向薄伽梵歌取經的風潮,在這本古老的書本裡不僅蘊含著許多人生的大道理,而藏有股海致勝的祕密武器.這篇文章又勾起我非看懂薄伽梵歌的決心,因為我想弄懂這本明明是在講戰爭的史實,為何能有這麼大的魅力橫掃西方世界.

但這本書,若單從文字內容來看,純粹是在講印度北方發生了一場世界大戰,戰爭開打之際,正義一方的阿周那王竟然不想打了,因為對打的全是他的親朋好友,而且實力懸殊過大,幾無戰勝的可能,此時,薄伽梵-奎師那,就教導他瑜伽知識以及絕對的真理,終於讓阿周那掃除自己內心的疑惑,堅定地上戰場,奪回自己已失去的王國.這個故事就像紅樓夢一樣地,看似簡單的情節,實際上是在藉由故事,指出阿周那面對的敵人,正是每個人心中那個高高在上的我,我,一個由七情六慾所主宰的我,在面對這個看似真實的物質世界裡,如何破除幻象(Maya)進而找尋到真正的永恆.這個人生的戰場不在古印度,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你要面對的,不是外界的敵人,是你自己內在的敵人,就是你自己的內心.

在印度研習十天,每天用餐前都要唱頌薄伽梵歌第十五章,現在我才明白第十五章的章節,若你不明白,可以看看邱顯峰老師的新書博伽梵歌靈性釋義(Bhagavad Gita),文字淺顯易懂,各位就會明白為何這本書會是瑜伽老師必讀的經典.

有空就去參加11月20日早上的新書經典講座.呵…剛好我的分享會同一天,我真是大豬頭,錯失參加良機….不過分享會倒是邀請到印度美食專家為我們講解印度的食物,還有,我幫大家準備了好吃的點心,真的很好吃…每個人都有呵….因為報名的人太多了,只好統統請客…

薄伽梵歌講座

時間:99年11月20日(星期六)早上9:20-下午4:20

費用:800元整(含素食午餐)兩人同行,每人700元

(協會老師、儲備師資、理監事另有優待)

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295號8樓 ~中華民國喜悅之路靜坐協會

報名電話:02-27713559              02-27713559       秘書組

[……]

Read more

分類: 待分類 | 標籤: | 發佈留言

2010喜馬拉雅瑜伽印度研習第一天9/18

 

新德里國際機場入境大廳,抬頭即可看到美麗的手印.

2010印度喜馬拉雅瑜伽靜心之旅第一天

日期:9/18(六)

地點:北印度喜馬拉雅山~里虛克虛~喜馬拉雅瑜伽學院

HYT Teacher Training 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C/o Swami Rama Sadhaka Grama Virpur Khurd, Virbhadra Road,

P.O. Pashulok, Rishikesh,Uttarakhand, 249 203.

今天是9/17周五,晚一點我就要飛往印度,這個夢想我已經想了好幾年,但一直苦無機會,對我而言,印度是瑜伽的原鄉,但我不想只是去印度學習體位法,我想要學習的是瑜伽真正的精神,靜心.學會如何讓心緒止懸,透過體位法和呼吸法,而不是反客為主,只學會一些技巧,那不是我想要學習的東西.這趟印度之行在十年前我開始接觸到大師在喜馬拉雅山這本書時,就開始扎根了,那是尊者拉瑪的不朽之作,而今,我竟有機會到拉瑪一手創立的學院進修,這不就像是一場夢,只是夢終於實現了.

拉瑪尊者,是二十世紀偉大的瑜伽大師,於1925年出生在北印度喜馬拉雅山一個婆羅門書香世家.三歲即獲喜馬拉雅山一位偉大聖者Bangali Baba的啟蒙.年少之時常雲遊於喜馬拉雅群山之間,在上師引領下認識一百二十餘位大師高人及隱士.而大師在喜馬拉雅山即是其著作.

這本書開啟對瑜伽的認知,令人感受到瑜伽的真諦並非是外人眼中奇形怪狀的體位法,而是內在的修鍊.而這,正是國內最缺乏的認知,一般人對瑜伽仍停留在運動或是柔軟操等層次.

但截至今天仍然很忙碌,忙到早上才打包行李,裝了一堆衣服全丟到大型不織布的袋子裡,因為我找不到家裡的行李箱,只好先出此下策,趁美麗華一早開門時,就衝進來買行李箱,十分鐘就決定款式,馬上將不織布袋子全塞進行李裡,開始我美麗又充滿好奇的印度之行。

早上帶著愉悅的心情上完瑜伽課後,下午就跑去買萬用變壓器,去印度一定要帶著我的小黑,就是我的NB X60,10吋大小的小筆電在印度要如何上網可是一大問題,但萬用變壓器是一定要用的,上網有先查了一下他們的插頭是兩個圓孔的,電壓是220V,吹風機或是筆電或是電湯匙要注意是否有自動變壓的功能,即110-220V,若有就不用擔心電器會燒掉。

但奇怪的是,也有一種是五孔插座,但插頭可不是五孔的,要買印度國內最盛行的三角形粗圓孔的插座來用,這是設計用來插比較費電的電器。但兩個圓孔是比較實用,在歐洲也可用,建議買這個最方便。

三個孔和兩個孔都可以用,但兩孔較實用,可是印度常斷電...

 

光是買插頭,就令我很頭大,因為我一直以為要買五孔的,真是豬頭,又以為非三孔不可,所以在燦坤沒買到,其實,我應該買萬用插頭就好了。但時間緊迫,只好先上車到機場,到時再和同學借就好了,心裡是如此盤算著。

到了機場,先看到如釗和一群人,但很多我都不認識,呵~因為大家都是網路報名,誰也不認識誰,但後來都打成一片,我親愛的同學們。拿到機票上頭寫著:

9/17 1920 CX401台北2100 香港 1hr40min

2255 CX695香港0205新德里 5hrs40min

也就是說,現在五點集合,櫃台CHECK IN之後,稱行李,入海關,七點二十分上機之後,我們就要先飛到香港去轉機,再飛往新德里。對於我來說,轉機也是一種樂趣,因為我很喜歡到處看看,尤其是香港國際機場,現在變得十分現代化,和我們的中正機場相比真的進步很多。

香港機場真的很美,很現代化,和中正機場差粉多(圖片來源asap.co.uk)

早年,香港只有啟德機場,就像現在的中正機場,很老舊,後來又建了位於大嶼山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天呵,感覺差好多,很現代,尤其是機場變得十分明亮,原來這座機場是由設計滙豐總行大廈的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Lord Norman Foster﹚設計,巧妙運用玻璃與鋼材的特性,營造獨特的光影效果,使龐大的空間充滿舒適感。曾在美國1999年建築博覽會榮獲美國建築界權威人士及編輯選為「二十世紀十大建築成就獎」得主之一。

這麼漂亮的機場,可惜我沒機會好好研究它,因為這次抵達時,已是晚上九點,天黑成一片。肚子很餓,下午都沒吃東西,很期待好吃的飛機餐,果然,上機不久,空姐真的推來餐車,嗯。。。好期待一頓大餐。。結果,打開一開,竟是大亨堡,一條熱狗再上少許的牽絲的起司。。。再配上一杯蘋果汁,我的同伴如釗的表情和我同樣失望,都是他說,有大餐,害我一上飛機就很期待,我真是豬頭,兩個小時的行程,是絕對不會有大餐的,我的期望值太高了。

如釗又加了一句,聽說香港轉機到印度的餐點沒那麼好吃。結果,下了飛機在香港等待轉機時,就在機場大廳拚命找餐廳,真的,還被我們找到FOOD COURT美食廣場,挑了一家陳周記拉麵,店面擺了一張很大的看板,上頭是店師父和名人的合照,是江澤民還是董建華我已經忘了,反正就是政治名人就對了。有名人加持,再加上現場可以看得到師父直接拉麵,視覺真過癮,因此我決定點套餐,港幣77元,同伴韻如點了蝦餃一盤計4粒要36元港幣,乘5,算算一粒要20元,但咬了一口,真不是蓋的,有3個飽滿的蝦仁,不會太失望。

我點了咖哩雞拉麵,外加一個豆鼓排豆,要77元,還不錯……但口味有點重,又跑去買飲料,但這瓶像是古道烏龍茶竟要24港幣,算算要100元,本來想想,算了,機場嘛。。但轉角處,也有賣但只要15元港幣,這是什麼世界,同一瓶的價錢可以差這麼多……真是令人很生氣!

但生氣歸生氣,肚子吃飽心情好,上了直飛新德里的班機,就看到許多印度籍的旅客,客機開始有一股濃濃的印度。。。體味,印度男人每個都是濃眉大眼,有的戴頭巾,有的著傳統服飾,在這群印度人眼中,我們才是詭異的外國人。一群東方臉孔,竟然會想到要到喜馬拉雅山腳下學習瑜伽,就好像我們看到洋鬼子穿唐裝到中國去學少林拳一樣……怪!

Mudra是印的意思,有身印及手印兩種,不同的手勢代表不同的意思,修煉的過程若能配合手印的練習效果會很好.

但瑜伽現在已是國際文化的資產,人類文明的瑰寶,所以是無國界,不過在印度,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對我而言,印度是一個充滿許多衝突的美麗古國。你可以看到嶄新的新德里國際機場,尤其是入境大廳十分具有印度風,遠遠地即看到好幾個美麗的手印,這些手印都具有神聖的意涵.但出了海關,臨時要找個廁所,卻發現,印度海關的警察指this way….但一行十幾個人狂奔到底卻遍尋不到廁所。受不了,問了另一個泊車警衛,他竟指反向說No, that way go back,first floor,turn left and left.…

莊笑維…這是國際機場要上個廁所竟然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而且還要東奔西跑,才找到位在出境大廳停車場的廁所,凌晨3:30抵達印度,但上完廁所已經4:30。這時,我們才開始拉車奔向位在里虛克虛的國際喜馬拉雅瑜伽國際學院.4:30出發,但我們達學校時己經是下午2:30了,很可怕我們拉車拉了十個小時,天呵,都可以飛到美國去了……很累!

沿途,馬路坑坑洞洞,而且大洞小洞布滿整個路面,一下雨就形成不同深度的水窪,車子一過,水花四濺,但路上的行人早就見怪不怪,有時,在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印度小孩衣著十分乾淨整齊,但後面跟著的另一個卻是衣衫襤褸的模樣,都是小孩,衣著卻差很多,這表示什麼,表示身份地位及階級不同。也就是貧富差距很大,同樣都是在求學中的小朋友,但一出生就被畫入不同的階級,這是印度社會潛在的階級制度。

路上的小販,很像台灣早期的鄉下情景.

這是真的,沿途都是水鄉澤國,但沒有人穿短褲,印度人仍穿著傳統服飾.

 

路旁的積水真是嚇死人,雨季時來印度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路上其實是很塞的,因為路況不好,而且又到處積水,難怪要開十個小時的車程,快昏倒!

 

這是印度的小吃攤,典型的印度婦女,穿著沙麗在雨季其實是很不方便的,我再想...

 

這是印度傳統的市集,很熱鬧,但不知是不是在交易牛隻..

沿途,邊睡邊醒,因為忘了要帶防風防水的外衣,睡著了馬上又被冷醒,不斷印入眼簾儘是水鄉澤國的景像,原來,北印這裡正逢雨季末聲,也就是從六月一直下雨下到九月,按理應該要停了,但還是滴滴答答個不停……在路上看到很多奇異的景像,很多動物如牛啦馬啦,大家都擠在同一條路上,尤其在小市集,特別明顯,好像在看DISCOVRY一樣,有趣又充滿異國情趣.途中,我們總算停在一間美麗的餐廳,名字忘了,想起來了是Cheetal Grand,在印度當地鐵定是十分高級的餐廳,在那裡,大家總算可以下車解放一下,膀胱都快爆炸了,哈~~水還是不要喝太多,路上是沒有公廁可以用的,不像台灣加油站還有廁所可以用。

期待已久的餐廳,大家總算可以吃個豐盛的早餐.

 

原來餐廳叫做Cheetal Grand,在當地算是高級的餐廳,很乾淨!在這吃到第一頓印度美食,眼淚都快流下來.><.

這是學院的典型的餐點,那個煎餅就是Chapati,有飯又有餅,可是沒有湯,有點奇怪.右上方是沾餅的饀料,味道很濃.

 

小小休息一下後,大家坐在美麗的餐廳裡,開始享用在印度的第一頓大餐,就是印度傳統的點心,Chapati恰巴堤,很像蔥油餅,是用沒有發酵麵團去煎烤,不會太油,感覺還不賴,另一道點心就是Masala Dosa﹝多沙﹞,在餐廳絕對可以看得到Masala Dosa 這個點心,是用米粉煎成薄餅,中間可以夾蔬菜,長得很像可麗餅,可以沾不同口味如起司或洋蔥等沾料。

這些對我都很新鮮,後來才知道北印人喜歡吃麵食,真的,連續十天的行程這些餅真的都成為我們的主食之一,哈!!第一天大家吃到不夠味,最後幾天,開始有人想念台灣美食。

吃飽上路,總算抵達學院,在餐廰吃到一頓正統的印度餐,雖是遲來的午餐,但仍吃得很心。下午,沒排行程,大家雖然累死了,但仍有氣力跑去逛市集,買了圍巾和一些小東西,回來又吃了一頓晚餐,每餐都不同,但顏色都是一樣,咖哩色。。我超愛吃咖哩,我想這十天都會是吃咖哩……太幸福……。

總算飛到印度的Judy

ps:感謝你們啦

感謝Penny,佩君,如釗,Savika,雅慧等同學提供的照片,讓文章增色不少,若同學仍有照片請再提供給我,在這裡感謝大家的奉獻.

[……]

Read more

分類: 教室及研習訊息,Studio | 標籤: | 發佈留言

11/20 14:30喜馬拉雅瑜伽分享會後會~免費!

11/19NEWS

由於報名人數破三十人,所以,大家都有點心好吃,講義也都幫大家準備好,呵…只要人來就好了,最好提早十分鐘到,因為我們有邀請到印度美食專家為我們講解印度的食物,記得要來呵..

Judy

———————————————————————

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很久沒有上來向大家問好,真的很不好意思,現在寫文章反倒有點近鄉情怯,呵…不知要寫什麼東西。從印度回來之後,一直忙著教室的行政事宜,在忙的過程中,似乎更能體會證嚴法師口中的那一句: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忙的過程當中,心靈看似充實,但其實很空虛,忙到最後,心也會更著盲了起來,忘了今生的使命為何,每個人求温飽乃是人的基本需求,但除了飲食男女之事外,人的存在一定有其特殊的意義。站在恆河岸旁,河水不斷在我眼前流逝,混濁的河水在向晚的濃霧裡,特別有味道,但到底是河水在流逝還是我的生命在流逝,先知者的心裡早已了然於心.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很早就有此體會了。在練習瑜伽的過程當中,不斷地研讀經典,中英文皆有之,瑜伽是一門行動的學問,在體位法中去體會到如何收攝心緒,這也是我為何會選擇到印度的喜馬拉雅瑜伽國際學院進修的原因,在研習期間,我張開五感,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喜馬拉雅瑜伽的精神以及它豐饒的內涵。

在那裡,靜默是最大的力量,而這股力量來自於呼吸,橫膈膜式呼吸法是此一流派的精髓,學院裡處處流潟著一股內斂深厚的能量,無論是在飲食和瑜伽課程裡,都令我大開眼界,有好多好多的心得想和大家分享,若各位有空,歡迎大家來參加這場心得分享會後會

喜馬拉雅瑜伽印度之行心得分享

時間:11月20日 下午2:30-4:30 (2小時)

地點:JudyYoga樂活瑜伽美學館

對象:只要對瑜伽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來

北市復興北路325號3樓

內容:

在兩個小時課程裡,我會先分享

一:旅程的心得,從第一天到第十天,呵….有趣吧,順便讓大家看看我的51本藏書,從學院裡的書局買的,

小姐一直以為我是Ph.D student(修博士班的學生),因為我買了一萬多元盧比的書,我是神經病一個,呵-歡迎大家來看書。

二:解說橫膈膜式呼吸法的原理,有立體動畫,保證看得懂

三:上一堂以橫膈式呼吸法為主的瑜伽課。

報名方法:

service@judyyoga.com  or 02-27154567 請留下姓名/手機  即可.email必須在主旨註明:某某某報名11/20印度之行分享會.請儘量以mail報名.

費用是零,免費厚,但要事先報名因為要準備講義及印度點心給大家有吃又有拿,但限前15名.

Ps:文章會陸續出爐,煩人的行政作業已告一個段落,總算又可以心遠地自偏地振筆疾書了,不好意思,真的讓你久等了....

[……]

Read more

分類: 教室及研習訊息,Studio | 標籤: | 發佈留言

印度之行第四天心得

日期:九月22日(三)中秋節

地點: 印度

今天睡得真好,因為昨天開了一點小冷氣,又開了電風扇,室內空氣涼快多了,蚊子也就不見蹤影,好開心,睡得好,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今天早上太陽很好,所以也就沒有帶傘,但中午吃飯後又突然下大雨,還好同學有帶傘,冒著雨就衝回來了,但我們這麼冒失地躲雨,可是加拿大來的瑜伽修行人在雨中,仍然一派悠然自得,一位清秀的修行僧侶,她的神情彷彿這場大雨是為她洗滌身上的塵垢,她在享受,但我們在慌張,嗯,我想是因為我背包裡有NB和手機,還有,我沒有理光頭.哈...

早上第一堂課是談呼吸科學

呼吸,萬物都在呼吸,大如星球的運行,如行星繞行恒星一樣,不斷在運行,小如細胞,在體液裡不斷運動.誰讓他們在動,能量,能量就像是汽車的燃料,能讓車子運行,但我們的身體會運行是因為呼吸,吸進能量,才能讓人體運行,因此在瑜伽人眼中,呼吸BREATH另一個字是PRANA(生命能量)就是ENERGY,VITAL ENERGY生命能量.

呼吸是如此重要,但卻無法意識到,因為太自然了,誰不會呼吸呢!但“沒有任何事是自然發生的”試試看,深深的呼吸,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但人們沒有覺知,因此不重視呼吸的品質,直到身體開始出現狀況,才會發現呼吸的重要性,並願意去學習橫膈膜呼吸法,以深沈的呼吸來補充身體的能量.天地之間就是一座大型的能量場,就看每個人吸收能量的能力.

睡覺中止症,已經是現代人的通病,聽到許多人都有這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呼吸變淺,導致睡覺時,呼吸會突然中止,嚴重一點會猝死,必須要戴氧氣罩睡覺.

呼吸淺,能量變低,情緒不穩容易生氣忿怒,對身體的傷害則是循環變差,毒素無法排除.可以看看,生氣和快樂時,呼吸的變化是多麼的不同.

Medi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冥想研究室

今天下午有安排腦波室的導覽,很有趣!簡介上註明是:Medi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冥想研究室──Biofeedback Testing and Training生物回饋測試及訓練.很玄的專有名詞,想想,莎朗史東曾在一部電影裡扮演一位心理學專家,她犯了罪,但警方在為她進行測謊時,她的身體竟然可以騙過儀器.可見,她把她的心靈訓練得很好,讓心完全置身事外,心不反應,身體就不會有細微的反應.

曾聽過一位情報員回憶,他被派到國外受訓時,最重要就是學會如何騙過測謊儀,他說了令我終身難忘的話:「忘掉你所有的一切,放空,先靜下心,放空,對任何問題不起任何反應.不呼應,身體就不會有回應.」

瑜伽,就是在訓練控制心靈的變化.

第一步就是學會橫膈膜式呼吸法,不會,沒關係,這裡有儀器可以協助,將感應帶綁在肚臍上四指的位置,閉上眼睛,放鬆心情呼吸,螢幕上就有波形出現.一般人一分鐘是15次左右的呼吸,但瑜伽人一分鐘可以練到5-6次,聽工作人員說Swami Veda一分鐘只有一次的呼吸.這表示,Swami Veda 的呼吸十分的深沈及緩和,因此波形的弧度很美像一個半圓.

我自己在測時,發現不刻意深呼吸時,約十多波形,但心放鬆,深呼吸,波形就會出現五個波形.但,千萬不可吐氣完後閉氣,因為機器會馬上出現一個陡波,表示,吐到底時突然大力的吸氣.呵,很有趣的機器.

另一個機器,則是測靜心的程度.身體就是語言,透過身體的細微變化,可以察覺大腦的變化,靜坐的心靈,不可捉摸,錯!透過這些先進的儀器,我們可以得知大腦的變化,例如:透過手指指間的循環測試,可以得知一個人的心是否是平靜或是緊張.當一個人心開始靜下來時,手指間的循環會變得緩和,原是黑白螢幕的風景圖,會轉變為彩色.另一種測試法,則是用顏色區分靜心的程度,它會由紅轉橘,再轉成綠,最後變為藍色.藍色,表示達到深層靜心的狀態.這些儀器好吸引我,因為人們都太注重外在的物質世界,即便處在喜馬拉雅山下,若不能將心好好靜下來,那麼再避靜的地方,心都是吵雜不安的,但心一旦安靜,即便在紅塵也能身心安頓.

晚上是恆河之旅,恒河很美,美得像黃河,呵..真的...

待續..

[……]

Read more

分類: 教室及研習訊息,Studio | 標籤: | 發佈留言

印度之行第三天心得

日期:九月21日(二)

地點:北印度

今天早上依舊爬不起來早上的晨間瑜伽和靜坐,因為昨天被蚊子攻擊,晚上爬起兩三回,雖然找到一隻凶手,讓在血濺五步,但關灯之後,又有其他蚊子群起效尤,煩死了!!!

一夜無好眠,只好睡到自然醒,只要趕赴今早的早餐,七點半.

一到餐廰,先問一下,等會洗碗要幾點洗.昨天,我們被安排今天做早中晚三餐的奉獻服務,有人負責放餐具,我和其他兩人則是洗碗工,洗大家的碗.

洗碗倒是難不倒我,以前在打工時,就在三商巧福負責內場,可以洗堆積如山的碗.呵...今天在洗時,還可以抬頭看到遠方的山脈,層層山巒,如剪影般地清晰美麗,那就是喜馬拉雅山脈,真不可思議,不遠處,還有茅草磚屋,很像小時候住在鄉下的情景.

在這裡,物質是多餘的,錢也是多餘的,生活步調很緩慢.

早上,一進入餐廳,坐定,就是唱頌,大家會一起唱頌,歌詞雖然不懂,但我想應該都是感謝上天恩典的意思,一連唱了好幾首.最好,在其他同學打好菜之後,大家就開始享用食物.在印度,每一餐的變化,不大,都是咖哩色,這裡是北印,所以每一餐都有印度餅,有點像燒餅但又沒有那麼油,像是用烤的,有時是原味,有時裡頭會包著馬鈴薯和洋葱,反正很好吃就對了.除了餅,還有飯,飯都是長得細細長長的,而且都有伴香料,甚至咖哩粉,所以,也是黃色.

主菜只有一種,不論是炒什麼菜或是燉什麼菜,最後一定以咖哩粉勾芡,或是調味,所以也是黃色.也不錯吃!只要有咖哩.副菜有一湯,但那是拿來粘烤餅用的,多是熬煮過的濃湯,會加入大紅豆或是其他豆類和香料,味道會重一些,配上烤餅剛剛好.我喜歡.

再來,一定有沙拉,那就是切片的大黃瓜和白蘿蔔及紅蘿蔔,可以單獨吃,或是夾在烤餅裡頭,都很好吃.

吃完餐之後,就要喝飲料,有時是牛奶有時是酸奶,剛開始喝,有點不習慣,因為台灣人喜歡配湯,可是他們沒有湯耶..只有飲料,湯是拿來粘餅用的.

但,我發現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很好,只是對不吃咖哩及酸奶的人來說是一大折磨.

用餐當中,會提供糖或是塩,還有一條小小的青辣椒,這些我都敬謝不敏.

但,今天有加拿大的團體加入,在幫他們收始餐盤時,發現,外國人有些口味很重,土司上頭撒了一堆糖,又沒有吃完..真的很可惜,收餐盤時,會發現有人吃飯吃得很乾淨,有人則像是被炸彈砲轟過一樣,杯盤狼籍一樣,很可怕.

哈...哈..還好,本人有在餐廰打過工,再恐怖的吃法都沒有小朋友來得恐怖,所以一切ok.

Sep 21

10:00-12:15  Steps and techniques of meditation

早上第一堂課是十點開始上到中午,是靜心準備的步驟.

授課的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師,

她在1971就跟隨在swami rama的身旁,雖然年紀很大但整個人感覺十分的有智慧.

今天,她教我們靜坐,她說我們的心就像大海一樣,波濤汹湧,也像是湖面一樣,會受到大自然的吹拂,這都是人們心靈世界的表像,人們以為這就是他們心的原貌,但這並不是.

或許,有時,人們會稍稍靜下心,但心仍然充滿各種聲音及念頭,但這些也不是心靈真正的原貌.

心,無形無狀,看起來很難捉摸,但呼吸可以,因此,要學會靜心有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放鬆

要學會放鬆全身,從頭到腳都要用潛意識去告訴自己的身體,放鬆,緊繃的身體會阻礙能量的流動,所以,靜心之前,可以練習一下哈達瑜伽,練習主要是以放鬆為主,動作很簡單,但意念必須專注在身體的每一個關節及腺體,放鬆,然後,心也跟著放鬆.

接著,就可以好好坐好.坐,要有坐姿,學會如何好好的坐,脊椎伸直,讓呼吸可以在全身流動.

第二步是呼吸

學會橫膜膜式呼吸法,深層的吸,肋骨張開,上腹微凸,深深的吐,腹部收縮.吸時,感受到氣從鼻孔一路流動至咽喉直到撐開整個胸廓和上腹部,用感官去感受氣息.生命就是氣息.吐,也是,一路感受到氣息被送出體外的路徑.此時,意念完全集中在呼吸上,再慢慢帶入mantra梵咒,若沒有個人的咒語,那就用so hum.吸時,心中默想著so,吐時心中默想著hum.讓So hum so hum連成一線,讓身體/心靈/呼吸/梵咒四者合而為一.

mantra梵咒,能讓一個人的心專注,更能讓身體精細能量層產生振動,整個世界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的振動,古人說天人合一.人不可逆天而行,必須和宇宙天地之間和諧並振.在身體,有幾十億的細胞,每個細胞都要能產生振動,才能存活於天地之間,因為不斷地振動著,體內的循環系統才能像活水一樣,新陳代謝,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現在請想想,你體內流動著是活水還是腐水?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容易瘀青,手腳易腫,皮膚一按就紅而且消得慢.若有以上現象,那麼腐水正在毒害身體,癌細胞從來都不是突然突變,是經過十幾二十年的茶毒,才能好細胞由好轉壞,進而突變成癌細胞.

現在的你,正是改變自己未來二十年的神.保持覺知的活.

第三步 觀照

只要觀照內在的念頭,不用去消滅或是下任何判斷,只是去觀察內心浮現的念頭,觀察每一個念頭的生成及消失,就像觀察泡泡一樣,不斷地被吹出,也不斷地消滅.

從來沒一個念頭是真正的存在,一切都是心的妄念.保持心的平靜,就不會被這些念頭給困擾.若無法不去想,那麼就去想,去攀緣,但要明白自己正在主動介入這個念頭,是自己在導演這部戲,久了,就會明白,一切都是假象.

第四步 靜心

放下妄念之後,平靜的心,會湧起一股幸福的感受,就像嬰兒躺在温暖的胸口或是一隻懶洋洋的貓在太陽下伸懶腰,那是一種無所求的幸福感受,金錢無法買到,因為它就存在心的深層,俱足圓滿,就是心真正的面貌.現在,終於明白為何很多修行人淡泊名利,因為任何物質都會衰壞,唯有真正內在精神的力量,不會改變,而且會永恒存在.

接著,老師也提醒,心識受身體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的生活方式要儘量簡單,飲食要清淡,衣著不太要華麗,房間要乾乾淨淨,儘量用雙腳行動.在行走坐臥之間,保持覺知.好好的走,好好的吃,好好的拉...反正就是要明白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另一個重點在,不要傷害,不要傷害萬物,最重要的是,不要傷害自己,受傷就是一種傷害,身體的傷,容易治療;但心靈的傷,很難痊癒,不要用意志力或是任何藉口去傷害自己的心靈.

保持精進,才能避免心變得無知.因為唯有無知的心,才會傷害心靈.

中午簡單用餐後,就開始洗碗,印度的太陽總算出現了,一邊洗時,陽光直射我的臉頰,在想,毀了,沒擦防晒,誰知呢,前幾天都是滴滴答答的毛毛雨,今天開始放晴,真是開心得很!難怪印度人的皮膚如此黑,再待個幾年,我大概也是小黑人一個.呵..打再多的脈衝光,都沒效!

洗碗也要保持覺知.嗯,我們的碗被退貨一次,因為最後的關卡是一個印度帥哥,他指著碗盤的屁股說,this side is not good but this side is ok…這面有油,接著他當場示範如何洗.真是不好意思,但幾百個碗盤,只有一個油,也算不錯啦,但印度帥哥的品管做得十分徹底,倒是令我們不好意思...

下午,就是消化呼吸的課,很想跑回房間補眠,但又不想缺課.怕寫不出東西來.不過,這堂課真的很不錯,因為很多同學做到一半,全部睡死...呵,吃飽了,東西全在胃裡消化,所以,腦部缺氧是正常的,吃飯皇帝大,消化呼吸的目的,就是幫助胃的循環.這很重要,太多人都有消化的問題,在台灣,我的胃在最近這一兩年,犯疼,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就是消化不好,因為台灣的步調太快了,自己吃東西的速度又快,吃完也沒有好好休息,難怪胃會不舒服,以前的我,號稱是鐵胃,從來不明白為何有人胃會不舒服,但最近這兩三年總算吃到苦頭,明白胃顧好,人生就是彩色;胃不好,人生就是黑白.

在這裡,我觀察到我的胃不疼,而且,便便也都很順利,剛開始一兩天有點稀,我想是因為酸奶的關係吧.奇怪,吃完飯,沒有湯,倒是配了一杯酸奶,因為是冷的關係,但習慣了,也就ok了.

第三天的下午,總算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這裡課程很緊湊,大家都有點吃不消,還好,每一堂課都不會壓力太大,不像是我的瑜伽醫學研習營壓力那麼大,套句大陸同學的話:知識密度不高.這裡的知識密度不高,是真的,因為這裡教的都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大腦去理解.用心用身上的每一個覺知去體會老師的教誨,所以,有時,看到修行人在靜心時,不明就理的人,會以為那是在浪費生命,但真正明白的人,就會明白那是生命的實象.

下午的最後一堂課是哈達瑜伽

動作很簡單,但今天老師提醒我們,在做一個體位法時,要先做到六大步驟,以前彎為例說明如下:

1感官收攝—將感官集中在呼吸,以及一舉手一投足之間.

2進入體位-站好,雙手雙腳打開,呈大字形.

3調整-雙手插腰,伸直背,上半身前彎,去感受背部伸展的感覺.

4保持-維持當下,呼吸,吸時,拉長,吐時,再前彎下去一點,太緊,就彎屈膝蓋一些.重點,不在前彎,而是透過前彎的動作去感受大腿後側至足底筋膜的張力,呼吸的目的,在幫助身體放鬆,也在幫助核心的穩定,避免脊椎受傷.

5返回-停留幾個呼吸之後,吸,抬高上半身,微屈膝蓋,再慢慢離開體位法,回到原位.

6歸於中線-回到原位之後,停留,去感受身體的感覺.太緊,不舒服,去感受哪個地方會不舒服,或是品味一下剛剛伸展後舒服的感覺.

這堂課,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去做瑜伽,就像品味茶一樣.從入口到下嚥到回甘,到身體每一個毛細孔對這茶的反應,都能了然於心.那就對了.

晚上吃過飯後,就是chanting唱頌時間

美麗的印度老師教我們唱了三首歌,下回再補上歌詞...好累..

ps:圖片和歌詞..下回再補..

Judy

[……]

Read more

分類: 教室及研習訊息,Studio | 標籤: | 發佈留言

瑜伽老師業務傷害案例檢討-8/2專家證人出席(下)

今天總算偷得浮生半日閒,可以利用下午美好時光,將這篇文章的下集給交待清楚,這是一篇有關於瑜伽老師被控業務傷害的案例。本人協助出庭擔任鑑定人即專家證人的角色。

高高在上的法官,待我如上賓;但證人席右手邊一旁的檢察官,卻巴不得把我大卸八塊,因為我是被告推薦的證人,故檢察官視我如寇仇,害我離開法庭後,肚子很不舒服。因為在庭上,面對檢察官一連串的詰問,心中又緊張又生氣,但腦袋又要保持十分清楚的邏輯.

當我聚精會神聆聽檢察官的問題時,我那堅定有力的眼神,就像柯南裡頭的目暮警官,讓檢察官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一直要我用耳朵聽,眼睛不用一直盯著她瞧,可以看著證人席眼前的螢幕,上頭會有書記官現場鍵入她的提問,但....我就是要看著她說話的神情,再一句一句地表達我專業的看法。

只要站在正義的一方,就不必畏懼當權者的眼神。

檢察官乃代表國家公權力,即將認定有犯罪嫌疑之被告起訴,自應本於職務於審判程序繼續伸張國家公權力,努力治被告應得之罪。故,檢察官對我這麼咄咄逼人也是有他職責所在。但討人厭的是,將每一個人都當做犯罪嫌疑人,實在是令人很不舒服!

記得以前讀希臘神話史,對泰美斯或稱正義女神(Themis)印象十分深刻,她一手拿著天秤,檢視著雙方證據,用以度量出公平與正義;另一手握著寶劍,象徵正義的力量。法,必須要有公權力的寶劍做後盾,否則就沒有法治可言,這是諸子百家中法家的看法。但老子認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奪利,盜賊無有。人們保持素樸的心,當權者無為勝有為,多如牛毛的律法就可束之高閣,如現代小國不丹一樣,成為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經濟成長的指數並不等同人們內心幸福的指數。

金錢可以買得到肉體的快樂,但買不到幸福的感受。

當瑜伽老師一直是許多人的夢想,一旦開始教學就會發現問題很多,因為很多體位法學生做不到,還有,很多學生一下就到定位,只得逼自己不斷練功,愈教愈高難度,最後自己壓力很大,怕學生超越自己的能耐。什麼樣的老師會吸引什麼樣的學生;相對的,什麼樣的學生就會有什麼樣的老師.若發現自己的教學陷入瓶頸,首先要檢視的是自己的教學心態,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上課的主角,是學生,不是老師。

因此在課堂上,仔細觀察學生的動作才是瑜伽老師教學的重點。這個案子,最重要的關鍵點在於,檢察官要釐清,瑜伽老師在受訓的過程中,是否有被教育到可以去碰觸學生的身體。根據法院諮詢官方瑜伽機構的說法,對方來函表示,在師資培訓的過程中,沒有指導受訓學員可以去碰觸學生的身體,但函末又語帶保留地表示,若老師教學認真也可以如其他運動的指導者一樣去調整學生的身體。

好一個避重就輕的說法!說白一點,就是沒事最好,出事是自己熱心過度,責任自付!與本單位的培訓過程無任何瓜葛!

但這紙來函,對整個案件極具殺傷力!被告律師原本頗有信心,但看到這樣的聲明稿,語氣轉為保留,表示:這封信落在檢察官手裡,表示瑜伽老師在受訓過程中是有明確地交待是不可以碰觸學生,但你碰了,而學生也自覺因你的碰觸而出現脊椎一連串的問題,案件的重點就在於檢察官不相信你沒有碰!

有沒有碰,變成案件的重點!原告說有,被告說沒有,其實,這已變成羅生門,誰會記得兩年前的某年某月某一天,誰碰了誰!面對這種各說各話的局面,法院因屢傳不到官方瑜伽機構的代表出席說明原委,故轉而找尋另一個最佳人選,為這個案件釐清重要觀點!

那個人,就是我!

當被告告之我:老師,我有向庭上推薦你成為本案的鑑定人,老師可能會被法院來函要求出席做證。。真的很抱歉!希望老師可以協助,我不是要求老師一定要站在我這一邊,我只是希望這個案子能早點還我公道…..聽著電話一頭委屈的聲音,雖然心中嚇了一跳,但腦海中轉著無數可能的結果,最重要的是,這個瑜伽老師業務傷害案件一旦成立,而法官也認定瑜伽老師在受訓過程中是被明確告之不可以碰觸學生的身體,那麼,將來或許會有更多的瑜伽老師被告,因為這個案件會成為一個案例,將來遇到相同的案件時,難保法官不會援用先前的案例做出相同的判決。

只記得這麼說:會出席,若法院告之,但不會站在你的立場袒護你,只會就專業的角度就事論事,要有心理準備。

隨後就忘了這檔事,直到那天法院的書記官真的來電,客氣但十分堅持地希望我務必出席,因為官方瑜伽機構的代表傳了五六次都沒有出席,還表示我已是各方推薦下的最佳鑑定人人選,請於三天後務必出席。聽到書記官這番話,有點頭昏,三天後,就要出席,結果接了電話第二天就被筆電K到鼻樑,那天帶著阿凡達的鼻子出席士林地方法院。

在等待的過程當中,看著手上一疊資料,頭很昏!為什麼案件的重點在於有沒有碰學生,重點應該放在:
一:老師碰觸學生的調整技巧是否符合專業的要求,有沒有引導學生做出標準的體位,否則學生自以為是地擺出最佳體位法,實際上全都沒有在正確的排列線alignment,那麼即使學了十年,仍然沒有用!這點,我向律師表示,會在法官面前陳述。

二:另一重點是,若學生事後告之身體不適,那麼要看的是這個傷是陳年舊傷或是新傷,必須釐清,這個傷害究竟是不是因為瑜伽課而直接立即地造成的,或只是因為某些動作而自行誘發出來。二者有很大很大的不同。

想當年,在學校對法律就十分有興趣,但一看到六法全書這麼大一本,就有點昏頭,後來因工作環境對法律有需求,還被我那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工學院的主管拖去東吳法學院旁聽,但因為法條常改來改去,就沒有什麼興趣,但我的主管最後倒是畢業了,呵~現在書房牆角還放著幾本書,其中一本就是紅皮的六法全書。

法律條文,真的是多如牛毛!但現在的重點在於:讓法官明白瑜伽老師是可以調整學生的身體,我援用了現代瑜伽之父艾因卡(B.K.S. Iyengar)在瑜伽之樹(THE TREE OF Yoga)那本書的話,如下:
我在教學的時候會碰觸學生的身體來糾正學生,要他們伸展這兒、伸展那兒」「我也可以單單坐在前面,叫學生這麼做、那麼做,可是那樣會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學生若做錯了,我去修正,這樣他們才能明白我所明白之處」。

這段話,法官聽得十分仔細,也馬上請通譯將這段文字影印下來存檔,我表示瑜伽的流派很多,但艾因卡是公認二十世紀的瑜伽界大師,他在瑜伽教學上的理念,在這本瑜伽之樹表達得十分透澈,但國內的瑜伽培訓機構或許有教學上的考量,故不主張老師去調整學生的身體,但對我而言,那是推委的行徑!我說得十分坦白.瑜伽老師受訓的重點並不在於72小時或是200小時甚至500小時的長短,重點在於:培訓的過程中,這些未來的老師必須明白人體的生理結構,學會如何調整學生動作的技巧,而不是像一個巨星一樣,只會做標準動作,這樣只會變成個人的舞台秀,因為學生根本做不到。

調整學生的姿勢,是瑜伽老師的專業責任,所以老師們必須精通人體生理學及解剖學,尤其是骨骼系統及肌肉系統,運用力學的觀點去調整身體,以坐姿前彎為例,支點在髖關節,施力點在背部,但要注意地是,瑜伽老師在調整學生時,是不用太施力的,施力的大小僅有兩根手指放在眼球上的重量,實際上是很輕的,重點在引導學生伸長背脊,目的在伸展腿部的後側肌肉及肌筋膜。

檢察官原本想就施力點一詞大作文章,但聽到我解釋得十分清楚,便意興闌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官好學的表情,頻頻在解釋的過程中提出欵問,然後,再立即低頭做重點摘要,我想,法官或許也有學過瑜伽,當時在出庭之前,中午時分時,就有不少法院的職員揹著瑜伽袋要去上課,法院裡應該也有瑜伽老師來這裡教學。那麼,法官應該會明白,實際的瑜伽教學裡,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是有義務也有責任去調整學生的身體…當時,我心裡就這麼想.

但那紙睜眼說瞎話的公文,應該也是經法務顧問指點過才能如此避重就輕地行文至法院。 玩弄法律的,通常都是懂法律的;不懂法律的,就會被條文給羅織猶如蜘蛛網中的盤中飧。

接著,檢察官又針對坐姿單腳曲腿前彎這個動作是否是屬於高難度的動作大作文章,因為原告就是因為這個動作而造成傷害,我表示:高難度的動作其實是要考量身體的重心,高度及底面積這些因素,我拿手上這本瑜伽解剖書做說明,這個封面的動作我們稱為舞王式,因為它是單腳而且還是站姿,後彎,身體的質量重心在骨盆離地最遠,且底面積只有一個腳底大小,故這個動作被公認為高難度動作之一。但,檢座則提到的是:坐姿,單腳,屈腿,前彎,這些因素總和起來,必須是在哪個環節裡才能帶到.

我的回答是:這個動作並不是高難度的動作。而這個動作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出現在開始或是暖身或是收功的哪一個環節,重點在於:老師如何編排課程,若整個課程是以串連為主,或許這個動作就可以放在後面做收功動作,但若是以舒緩瑜伽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慢慢地帶,那麼這個動作就可以放在前面,做為主要教學動作。

檢察官此時,聽我連珠砲似地一句一句地解釋,神情不若剛出庭時,那麼咄咄逼人,因為一開庭時,她不斷地質疑我的學經歷,還以偽證罪不時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現在的發言。難怪,沒有人喜歡上法院來擔任專家證人的角色,因為還沒有作證就先被叮得滿頭包,聽被告的瑜伽老師說,先前也有傳幾個證人作證,但被檢察官這麼一嚇之下,全都說不出話來,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因言賈禍,吃上偽證罪官司。但,我不因此埋怨檢座的強勢,只是很討厭幹嘛一直質疑我說的話,後來,檢座有要求我離庭之後必須補上相關的證明文件,包括:衛生署及考試院核發的醫療人員證書,以及我在國內外受訓的瑜伽師資證書等等。

在回答一連串不相干又令人氣結的問題之後,庭訊進入最後高潮,那就是被告律師希望我能以過往醫學中心醫療人員的專業背景去分析一下有關告訴人診斷證明書所提到:椎間滑脫症、椎間盤突出症,病症的起因、緣由、發病的症狀?但檢察官表示異議,法官裁示我可以回答,但必須補繳以上醫事人員的相關證件。於是我開始拿著瑜伽解剖書裡頭的圖片,一一解釋如下:

脊椎是由一連串椎體構成,椎體和椎體之間形成椎間關節,如此脊椎才可以做前彎、後彎、側彎及扭轉的動作,但椎體和椎體之間的關節若有鬆脫現象,就會造成脊椎滑脫的現象,特別是腰椎第三、四、五節以及薦椎第一節容易造成脊椎滑脫的現象。脊椎從側面來看,是呈現S型,如果人體的肚子沒力,本身的椎體狀況不是很好的話,就更可能脊椎滑脫,但脊椎滑脫不是突然一天可以造成,而是長期的現象;至於椎間盤突出症,是指脊椎與脊椎中間有個緩衝墊,如果旁邊的纖維環鬆脫的話,裡面的髓核就會移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椎間盤突出,髓核,但要造成纖維環鬆脫也不是一天二天可以造成的,因為我們人體的纖維環非常牢靠,必須經年累月不斷地以脊椎當支點不斷磨損,才會造成纖維環鬆脫,最重要的是,肚子柔軟無力但柔軟度又特別好的人,特別會有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起被告曾告之,這個學生是第一次來上她的課,下課時,人也都好好的,沒事!她當時還讚美這個同學沒有做練習瑜伽卻動作如此到位,當時,她教的動作是坐姿單腳屈腿前彎式,沒想到,後來拖了好久,卻發現學生來反應說,那天上她的課,過了好幾天,不舒服,去看醫師,結果就發現問題一堆,於是她就提告,控告那天的瑜伽課造成她一連串的問題。

驗傷單如下:

腰椎第四、五節滑脫併椎間盤外環破裂L4,5 Spondylolisthesis, Anular tear
腰椎第二到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L2-5,S1 HIVD

Spondylolisthesis就是脊椎滑脫之意,也就是第四和第五節的椎間關節出問題,導致第四節椎體在第五節椎體面上滑動,依嚴重的程度可以分為五級,如下:

第一級  椎體向前滑動25%

第二級 椎體向前滑動50%

第三級 椎體向前滑動75%

第四級 椎體向前滑動100%

第五級 椎體完全掉落(也就是脊椎下移)

這對瑜伽老師來說,簡直是惡夢一場,就像是一夜情,連枕邊人是圓是扁都不清楚地情況下,就發現自己得到AIDS愛滋病一樣地令人震撼!!!

一堂瑜伽課會造成如此重大的傷害,她提出的民事求償達三百多萬元,這個數字是根據她目前的收入去計算往後到退休時,所要付出的和解金。三百多萬元,對一個瑜伽老師是很大一筆數字,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被告已在該公司教學達八年之久,師生之間情誼深厚,但這名學生是第一次參加瑜伽課,就控告瑜伽老師業務傷害過失,並提起刑事責任。民事和刑事最大不同在於,刑事是由檢察官主動偵辦,原告可以不用出庭,照常上班過生活,但被告必須隨時上法院開庭,這件案件拖了近兩年,真是不可思議,我曾私下和外科醫師論及此事,大家都覺得不可能,不可能什麼,不可能上一堂瑜伽課就造成這麼深遠的傷害,而且,這些傷害都可以透過先進的儀器去判斷是新傷還是舊傷,這些癥結都可以一一釐清,但最令人無法理解的是,那位開立診斷證明的醫師也可以因故不到,屢傳不到的情況下,十分令檢察官惱怒,決定下一次再不到的情況下,拘提到案說明。

這是什麼情況,我不明白,本案最重要的關係人都可以因故不到,結果,我是最不相干又無足輕重的死老百姓,卻十分認真地出席,並準備充分的資料及書本供法官參考。難怪,法官對我十分客氣,一開庭就告向我致上敬意,令我受竉若驚,我以為法官會是最凶的人,結果不是,是坐在我右手邊這個歐巴桑,喔!!不,是檢察官對我最凶,一開庭之前,她就和我左手邊的律師再討論我能做證多久時間,因為我急著要離開,但我一聽檢察官說,若這次沒問清楚,下回要再傳我出庭時,受不了了,馬上插話,我可以晚點走,當時,還不知道她的身份只知道她很在乎我能停留多久,因為她有問題要問我。喔!不~是想把我問倒,這是後來法官正式開庭才知道。

在庭訊時,我除了留心聽檢察官說的每一句話,手也不斷地傳簡訊給一對一的同學延後上課時間半小時,後來,檢察官每問我一個問題,我都像是在上一堂專業的瑜伽解剖課時,法官聽得十分專注,並不時提醒檢察官,還有沒有疑問,若沒有問題就先讓證人先行離席。當我離開法院的那一剎那,感覺呼吸到自由的空氣,真好!但肚子卻很不舒服,因為早上也沒有吃東西,十點半就到,以為十一點會準時開庭,結果拖到十二點半,又被拷問到快兩點,心情緊張再加上肚子餓,結果就變成肚子痛不舒服!呵~難怪古人說:吃飯皇帝大。吃飯時,要保持輕鬆的心情才可以讓腸胃蠕動得順利。

回到教室,和學生──一個成功的中小企業家,聊起這件事,他竟然問我,承辦法官是誰,檢察官又是誰,地方法院感覺好像是他家開的,後來才知道他也是被人告,而且案件纏訟了五年,所以跑了五年的地方法院,換了五六位檢察官,最後採認罪協商的方式結案,結案時,還要這五六位檢察官一一同意才可以結案。但,最妙的是,他當年就想認罪協商,但因為檢察官不在,去吃飯了,所以,這個案子就莫名其妙地纏訟了這麼多年,難怪,他全身筋膜很緊繃。聽他這麼說,我心裡就更加明白一件事。

瑜伽教學,絕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像這位老師被控告業務傷害過失,簡直像是飛來橫禍,擋也擋不住!但,我相信,若教學能多一份細心,在上課之前,先問以下問題:

1誰是第一次來上課的同學!
2快速掃描一下學生的骨架及生理結構,並詢問有無特別要關照的地方。
3不舒服,可以舉手告之。
4下課時,請新同學留下,讓老師認識一下,並再次檢查一下學生的身體狀況。
5並不時強調核心肌群的重要性,以及任何瑜伽動作都必須配合呼吸去伸展,吸,肋骨張開,延伸脊椎,吐,肚子一寸一寸用力,穩定核心,保護脊椎,才能做更進階的動作。

第五點就是基本功,若這些不會,柔軟度愈好的人,對身體尤其是脊椎內的中樞神經系統是一大摧殘,那位原告就是典型例子,第一次上瑜伽課,動作就到位,這是假象,真相是,她是以脊椎為支點在做瑜伽式的前彎動作,而不是以髖關節為支點做前彎,再加上她的身子軟,意謂著腹部的核心肌群無力,更容易導致脊椎出問題,或許那一堂課,是壓倒駱駝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誰知道呢!

會出席,是不希望承辦此案的司法人員,以為瑜伽教學是不可以去調整學生的身體,若本案成例,對瑜伽界才是更大的殺傷力,師生之間的關係會變得緊張對立,而且老師教學也會畏畏縮縮,最後受害的,還是學生。但這個案例,也可以提醒對瑜伽教學懷有美夢,以為培訓幾百小時,就可以出師成為一名專業的瑜伽老師。

錯!瑜伽教學的進修是永無止境地,就像艾因卡不斷地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將這些西方的醫學理論融入在瑜伽教學裡,形成艾式獨特的教學風格,我們也應向大師們學習,學習他們不斷創新和精進的精神.

最後,感謝大家拜讀,這個案子九月還會開庭,到時有最新發展再和各位分享.但聽書記官私下表示,這次的出席對整個案件有重要的影嚮,法官本想當天結案,但被告的律師竟表示下午還有庭要開,結果一拖又耽擱了…找一個好的律師…真的很重要.
Judy

補充資料:
檢察官在刑事訴訟制度角色的檢討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890

ps:

總算把這篇文章給生出來了,也不知為什麼,當初沒有一鼓作氣,結果一拖就一個月,但一旦下筆,那天的場面又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腦海,到底是人生難得的經驗,有幸參與此次的庭訊.讓我更明白,法律講求的是,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任何的言語都必須負起言論的責任.但,瑜伽教學在許多人的眼裡都過於浪漫及隨性,常隨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編排課程,這沒有不錯,創作自由,但瑜伽課的主角是學生,編排的課程必須是以學生為主.否則,在法庭上,無法為自己爭取到最有利的辯護.

所有的一切,都必須以學生為主,但必須能高瞻遠矚,為學生設想各種情況;遇到不受教的學生,寧可放棄,也不可討好,或許他現在還沒有準備好成為你的學生,那麼,就讓他走吧,至少,他是健康地走出這個大門....對你和他都是一件好事!教學,必須堅持專業,不媚俗!這點希望能與大家共勉之.

擇善固執的豬弟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界新聞,News | 標籤: , , , , , , |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