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近期留言
- “Judy”于〈痛经的原因及疗愈方法〉发布留言
- “Judy”于〈瑜伽教学和讲座资讯:认识膝盖膑骨外翻(一)〉发布留言
- “Judy”于〈课表/师资〉发布留言
- “Judy”于〈课表/师资〉发布留言
- “蔡馥如”于〈课表/师资〉发布留言
浏览数
- 疗愈瑜伽解剖书 - 481,705 浏览数
- 课表/师资 - 170,481 浏览数
- 瑜伽松筋课程 - 159,526 浏览数
- 新生体验/上课须知 - 114,903 浏览数
- 2022夏季四叔的大村巨峰葡萄 即刻下订 - 51,355 浏览数
- 背部肌肉群之解析 - 51,296 浏览数
- 我的韧带断了?~浅谈脚扭伤 - 50,386 浏览数
- 关于我 - 46,306 浏览数
- 2013 9月/ 肩颈疗愈解剖书上市 - 37,208 浏览数
- 介绍:脊椎神医-台中国军总医院张国华主任 - 31,654 浏览数
标签
分类
- 2007Richard Freeman受训心得
- 2014师资培训
- Aadil大师Purna Yoga受训心得
- Anusara受训心得
- Bandha+能量+经络,Energy,Meridian
- Fashion
- Kitchen
- Lifestyle
- Living Room
- Outdoors
- Reading Room
- 内核心肌群,Inner Core Unit
- 其他,Others
- 协会资讯,Association
- 呼吸,Breathing
- 学习资源,Learning
- 待分类
- 心情手札,Feeling
- 心血管+神经+癌症,Hear,Nerve,Cancer
- 应用肌动学,AK
- 教室及研习讯息,Studio
- 海外进修,Overseas
- 瑜伽/女性
- 瑜伽哲学,Pholosophy
- 瑜伽界新闻,News
- 瑜伽与外貌,Appearance
- 瑜伽与食物/情绪,Food/emothion
- 肌筋膜,Myofascia
- 肌肉/肌腱,Muscle
- 脊椎/骨骼,Bone
- 膝盖/关节,Joint
- 体位法分析,Asana
友站连结
瑜伽专业网站
台大肌动学原文讲义
3D透视人体结构网站
Yoga Point
Get Body Smart
back-exercises.com
双语解剖肌肉发音网站
The muscular system
李文吉医师网站
Sanzin's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真实的大体解剖学
swamij.com期哇米吉
University of Glasgow
欧首复健中心
Online Sanskrit Pronunciation Guide线上梵文发音
线上体位法大全
薄伽梵歌中文网站
ANATOMY LAB线上大体解剖学
ANATOMYARCADE解剖学游戏
原文解剖学测验网站
线上人体解剖互动网站
Judyyoga乐活瑜伽医学网站
Ashtanga.info百科全书
Yoga Journal
Ashtanga祖师爷的网站
运动生理学网站
健身个人教练
香港版运动生理学网站
bandhayog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私人景点
彰化大村~阳光田园土凤梨酥
四叔的甜美果园
台南麻豆李嘉仁柚园自然疗法
中医世界
十二经络介绍
中里巴人的中医志
人体使用手册
经络修身网
陈俊旭博士部落格
许达夫医师
彭博士的环保网站
赫尼曼自然医学中医诊所
彭士峰博士应用肌肉动力学学院
Hanns老师-颂钵.乐音与震动人文思想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_数位经典网
优人神鼓
英文名言录
BBC 英文学习网站
English DNA双语学习报好友连结
台湾省体育会瑜伽运动协会
台中心琳瑜伽
忘忘仙贝~小V的家
知音瑜伽
白鹭鸶瑜伽
瑜伽境-施化难陀瑜伽
喜马拉雅禅修学会
瑜伽-灵性使者
Space Yoga
喜马拉雅瑜伽台湾网站
中华民国喜悦之路静坐协会
体能活力瑜伽
Yogilini台中瑜伽水活会馆
Mon&Flow宜山奎水
高雄~美丽春天瑜伽馆
Yoga Friends
树懒瑜伽
Monica电子报
瑜伽善知识
Yingyoga
Pure Yoga
老灵魂的日记
参谛瑜伽
Yogathailand
葆体瑜伽
Eleanor瑜伽笔记其他操作
- 在线用户: 1
- 累计点击: 337
- 本年点击: 172803
-
Recent Posts
2021 疗愈瑜伽师资密集22天 招生
In 待分类疗愈瑜伽/妇科丹田保健班开放报名
In 待分类【一个妈妈的心声VS 失眠】
In 待分类2019 5/25 26 假日膝保健招生
In 待分类膝盖会痛,问题不止在膝盖。
In 待分类
标签
最新消息
-
近期文章
- 2021 疗愈瑜伽师资密集22天 招生
- 疗愈瑜伽/妇科丹田保健班开放报名
- 【一个妈妈的心声VS 失眠】
- 2019 5/25 26 假日膝保健招生
- 膝盖会痛,问题不止在膝盖。
- 痛经的原因及疗愈方法
- 头发乃气血旺盛的表现,发型决定第一印象
- [Youtube] 肩颈为什么会痛,和手有关?Judy’s anatomy -arm
- 自律神经失调的白衣天使
- 念佛的手会麻
- 2019 JudyYoga假日疗愈瑜伽师资培训开放报名
- 大丸子的脖子一转就痛
- 设计师的下眼皮一直跳
- 2020保健班+2021师资班招生
- 2018年 疗愈瑜伽第二梯次师资培训12/23-2019年1/12开始招生
- 2018 7/29-30下背痛保健班招生
- 2018年7-12月保健班招生讯息-7月28-29 腰背保健 9月1-2丹田保健 10月27-28 踝保健
- 膝保健上课重点2018 5/26,27
- 2018年6/23-24疗愈瑜伽肩颈保健班招生
- MC女的大变身。
- 2018年5/26六-5/27日疗愈瑜伽/膝盖保健班开放报名
- IC金头脑史瑞克的脑瘤故事-谈脑下垂体肿瘤及肢端肥大症
- Consectetuer vehicula ab
- Taciti hendrerit dis odit incidunt
- Sunt doloremque blandit inven
- Fugit quaerat vulputate! Irure.
- Litora aptent magnam laoreet!
- Icinia soluta. Lacus quas.
- Eleifend sodales molestiae deserunt
- Judy的美颜疗愈瑜伽书
- Crporis quae purus inventore!
- 2017年11/25六-11/26日-疗愈瑜伽/腹部丹田-肠胃+妇科保健班开放报名
- 小腿 是健康的指标
- 2017 7/29-30膝盖保健班上课心得/下集
- 2017 7/29-30膝盖保健班上课心得/上集
- 大叔的菊花残--谈肛门失禁
- 足踝保健班开放报名9/23-24 2017
- Sodales arcu consequatur consectetur
- 小资女的四年膝痛血泪史
- 找不出原因的膝盖痛,原来是⋯⋯
近期留言
- “Judy”于〈痛经的原因及疗愈方法〉发布留言
- “Judy”于〈瑜伽教学和讲座资讯:认识膝盖膑骨外翻(一)〉发布留言
- “Judy”于〈课表/师资〉发布留言
- “Judy”于〈课表/师资〉发布留言
- “蔡馥如”于〈课表/师资〉发布留言
瑜伽友站
瑜伽专业网站
私房网站
分类汇整: 2007Richard Freeman受训心得
RichardFreeman四~快乐的老鼠
大师爱说笑,SpaceYoga有老鼠出没?
我想一定有人脸上三条线,别紧张!在Richard Freeman大师的课里,他用了这个比喻提醒同学注意肩立式维持正常颈椎曲线的重要性,这个有趣的比喻令我想起了迪士奈卡通里的那只老鼠,总是机灵地躲过猫咪的攻击,还耍得那只猫团团转,现在我的脑海正浮现那只猫诡异的表情,哈~哈~不过,现在流行的卡通是海绵宝宝和豆豆先生,不信,请去问年满三岁的小朋友,他们会用臭奶呆的唱腔唱给你听。
歌词如下:
海绵宝宝,海绵宝宝,海绵宝宝!
完了,这首歌也才只有三句,但小朋友唱出来的气势可是和卡拉扬一样浑厚有力,要先小声然后愈来愈大声,就像是打雷一样.不信,去抓一个三岁小朋友来唱一遍,答案立见分晓。
话又说回肩立式,乃体位法中享有“瑜伽之后”之美誉,就像玛丹娜之于流行乐曲一般的地位,头立式则是“瑜伽之王”,就像周杰伦之于国内流行乐坛的地位。这个小天王的歌,我还没听过!我知道我太俗了~^_^!!!
由此可看出肩立式是非常重要的姿势,在Ashtanga的Finish Series中,第一个结束式的动作就是肩立式,肩立式是属于Inversion Posture<倒转姿势>一环,倒转的定义就是指,头在下脚在上,是非常好的姿势,但也有点难度。基本上,一般人都是头上脚下用两脚在走路,因此,血液是往下流,那脚底又没有心脏,回流的血液要如何逆流而上呢!这可是一个粉大的难题,想想看鲑鱼逆流而上回到原乡产卵,最后死在河床上,成为灰熊的猎物,这是大自然巧妙的安排。但,你可不希望自己的下半身也像鲑鱼一样的惨吧!
有多惨!我不说各位不明白。
早年,在医院最常做的就是下肢静脉检查,将病人的下半身自髋关节,膝及踝关节各用橡皮带分段绑紧,然后在脚踝处注入显影剂,那个针,很粗,而且显影剂还有点浓稠,也就是说打进去会很痛!就像我很怕打针,因为血管细不易扎针,但捐血时用的针头可是很粗,有捐的人就会明白那个感觉。
做这个检查,要快!狠!准!下手精确,毫不迟疑。
当医师将针注入静脉的瞬间,松开带子快速摄影,就可以看到下肢的静脉如树枝般地开枝散叶,若有静脉丛肥大或是阻塞,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病人会来,多半是脚不舒服,会痛,有时半夜睡觉睡到一半会被痛醒,“天啊,真惨!”我心里想。
病人有老有少,共通点都是下肢循环不良,包括血液及淋巴液等,有时,腿上会出现面目狰狞的青蛇盘蜛,那就是有名的“静脉曲张”,严重一点的人,还会有小静脉破裂流血,有时,整条腿都是青丝一片,有些妙龄少女腿是很美,但那个静脉血管也未显太明显,这证明一件事,一白是不能遮三丑的。有时腿黑一点,是不错的。
但这一切毛病是可以预防的,多做Inversion Series就是最佳的选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就是肩立式了,但肩立式要做得好,可是有学问的,首先,必须先练好丹田,腹部的核心肌群要有力,双脚要并拢,尤其是股四头肌要用力收缩,否则一旦倒转上来,肩颈会很吃力,尤其是颈椎与胸椎的交接处,注意看自己的上背是不是有一个小凸起,那叫”大椎穴”。大椎穴的重要性,可从一切阳经在此交会得知,包括“手三阳”,“足三阳”,还有一条又称为阳经之海的“督脉”。
这么重要的一个穴,正巧就位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看不懂专业名词,现在请你低头,沿着后颈一路往下摸,会摸到一个最凸点,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再往下会摸到第一胸椎的棘突,在两个棘突之间的那个小凹点就是“大椎穴”的所在地。记得,刚说的,头愈低,愈好摸,所以在肩立式时,若下巴太抵住胸口,那就完蛋了,因为大椎穴会很凸出,再加上头下脚上,所有的力量都由肩颈来承受,大椎穴又是肩颈最凸出的地表,因此很容易受压迫,在不舒服的情况下,肩颈会自然地用力,压力一来,血管会收缩,慢性上升的结果,就是导致动脉硬化。
接下来呢,血管因变硬而变脆,管壁破裂的机会大幅提升,若在脑部破裂就是“中风”,若在冠状动脉那条负责供应心脏营养及氧气的血管破裂,那就是“心肌梗塞”。肩立式做到那么痛苦,是违反做肩立式的目的。对我而言,肩立式是高难度的动作,尤其对有驼背的人来说,除了驼背又加上乌龟颈的人,是不能做肩立式的,除非这两个症状改善。其次在做肩立式时,必须先用辅具如小毛巾或瑜伽垫反折,放在颈部以下小空隙,目的是减少颈椎承受过重的压力。
有些大师是不轻易指导肩立式及头立式,如Aadil大师,若他不确定身体其他部位都准备好了,他是不会让学生冒然尝试,虽然这个动作看起来并不难,但它的内涵却很深,Aadil大师的话,我心领神会。
Richard大师,希望我们在做中学,因此,他不断地提醒大家,在肩立式时,让颈下维持一只小老鼠可以通过的甬道,不要紧抵著胸口,要略略抬起下巴,但不是仰,而是让颈椎维持在一个舒服的姿势,那个分寸的拿捏,唯有自己最清楚。深呼吸,在吐气的过程中去感受肩颈是否过度用力。
在做肩立式时,肩颈是不可以用力的,要放松,但小腹及双腿则要有力,脚板倒是不要太用力朝上,这样会加重肩颈的承重,反倒不好。要让自己像是竹子,在柔中带着韧性,阴阳调合,才能达到身体净化的目的。
倒转系列之所在重要,就在于净化的功能,所以在教导体位法的排序里,倒转系列总是摆到最后才指导,站姿系列则是一开始就会先教,目的就是透过一连串的体位法的安排,活化循环系统,最后再透过倒转系统,净化循环系统。
很多人得癌症,最后不是死于癌症的魔手,而是死于败血症,尤其当癌症上身时,医师最关切的就,“有没有扩散,跑到骨头或是其他器官”,也就是有没有透过循环系统散布到全身的其他器官,若有,则愈后情况相当不好,生命犹如风中残烛,随时止熄
因此,回过头来看肩立式,就会明白,那何它可以称得上是“瑜伽之后”,这是因为在倒立的状态下,血流及淋巴系统从脚底回到心脏毫不费力,若是平常,必须要靠以下三个帮浦功能:
1 Respiratory pump呼吸系统的帮浦
Intra-ABD pressure-diaphragm透过腹压
Peak of inhalation吸气时胸腔压力变小有助于淋巴回流至静脉
2 Muscular Pump肌肉系统的帮浦
Muscle contract, squeezing effect肌肉收缩产生挤压效果
Movement, message运动及按摩
3 Lymph vessel contraction淋巴血管的收缩
Vinyasa-liftup-contract串连动作的提起动作可紧缩淋巴管壁
Vinyasa-jumpback-flush out串连动作的后跳动作可放松淋巴管壁
这三个功能下回再详解,反正,就是身体竹须做功,让淋巴逆流而上,做功,就是耗费体力,那就要消耗能量。但倒转则是利用重心,地心引力的力量将淋巴像浴室的冲澡用的莲篷头一样,哗啦啦地冲刷下来,这不是很神奇吗!
记得一件事,不要只倒家里的垃圾,体内老化废弃物也要天天倒。
所谓的老化废弃物是人体代谢的产物,细胞通过摄取营养及氧气来制造能量时,会将废弃物与水一起排出,这些物质虽然最初会被吸纳到静脉中去,但是并不完全。因此,淋巴会吸纳那些额外的废弃物,代替静脉将其运走。在净化的同时,再一次回流至静脉,淋巴管好像是交通堵塞的岔道,分担静脉的工作。
淋巴在免疫功能扮演吃重角色
淋巴的另一个重要机能是去除杂菌预防疾病,淋巴结就像是体内的滤水厂,过滤老化废物弃物,杀死在全身活动的细菌,防止感冒,预防疾病。如果淋巴那天不通了,凝滞不畅,体内就会积滞多余的水分,肉就会摸起来浮浮的。如果连淋巴这条岔路都堵塞了,体液就只能滞留在细肥中,人就会看起来浮肿.,由于水的重量,会不断地一直低垂,其结果是导致体形发生变化.看起来有点笨重难行,体液在受到污染后会凝滞不畅,导致体内的”毒素”积滞,身体就会开始走下坡,三不五时,就会累,容易感冒,肌肉状况也会恶化。
大师的一句玩笑话,让我写了好久,希望各位看了不要睡着了,我己经尽量很白话了。现在,我要去听我小儿唱那首世界名曲,海绵宝宝~海绵宝宝~海绵宝宝~
补充教材
肩立式Sarvangasana-all limbs pose
一、辅助动作:先强化颈部,肩膀,腰部的动作。
二、功能:
1.此式梵文名称为全身式,能强化各脏腑的功能,倒转身体可强化所有的神经丛。同时,增强背肌、腹肌及腰部力量,帮助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系统,减缓站立时的压力和张力,减轻心脏负担,预防下肢静脉水肿。多做,可治疗焦虑及失眠,并强化松果体
注意事项:
有高血压、心脏病及60岁以上身体虚弱的人如:耳朵有脓、视网膜移位或他慢性眼疾,都不宜修习。15岁以下的儿童须有人指导。请做恢复动作鱼式,以放松颈椎。
大椎穴介绍
【穴位】:位于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主治】:感冒、肺气肿、肺结核、流鼻血、呕吐、黄疸、脖子酸痛。
【本穴特色】:
属于奇经八脉中的“督脉”。督脉也叫“阳经之海”支配人体属阳的经络。
位于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一切阳经在此交会,这些阳经除了督脉之外,包括“手三阳”及“足三阳”,共七条经络在此交会。
本穴能泻胸中热,手、脚的“三阳经”能够治疗发烧疾病,所以因感冒引起的恶寒、伤风等都会取这个穴位或与其他穴位配合运用。
此外,大椎穴对全身的作用很大,对各种神经症有镇静作用,各种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可先试试本穴。本穴对于感冒的预防及初期的呼吸道症状具有相当好的效果,如有扁桃腺发炎,也不妨压压这个穴道。
【自我刺激方式】:
1.用中指按压,每回约1-2分钟。
2.用吹风机以适热温度及抖动方式刺激,每回约1-2分钟。
[……]
Richard Freeman三:脑袋像个核桃
“不要让你的脑袋像个核桃一样地被两个手臂给夹住…….”
当Richard Freeman用这个比喻来提醒大家,双手上举时,不要夹耳耸肩,因为这个动作就好像用核桃钳将头夹住,“很危险的动作哟!”他露出招牌的贵族式笑容,惹得大家也一起笑呵呵!
真是有趣的比喻!核桃与核桃钳,可能外国人比较熟悉,我想到的是,筷子夹卤蛋,这样大家就更熟悉了,筷子就是双臂,脑袋就是那粒卤蛋。当我们在做英雄式时,双脚是前弓后箭,双手高举过头,头往后仰四十五度,双眼注视合掌的大姆指,你会发现,愈是大师级示范的动作,那个头后仰的程度愈严重,各位不妨去看看不同大师所做出来的Virabhadrasana I英雄式一,动作都不太一样。
左图:是IYENGAR大师,中图是脖子略上扬符合RICHARD所提,右图是资深研习者双手夹耳但肩须下沈.
有些人是双手笔直朝上,头后仰四十五度。有些人是头直立,脖子不后仰,双手在眼前四十五度高举,有人则是折衷脖子略略后仰,双手尽量笔直朝上。
“不论那一种方法,都是对的!”
什么!都是对的,那标准动作到底是什么?
瑜伽体位法,老实说,没有标准动作,每个流派做出来的动作都不太一样,因为诉求不同。就上述英雄式一的动作来说,脖子后仰的程度以肩颈肌肉的强壮度来做决定,有道是:什么人玩什么鸟。大师道行高,当然脖子可以十分地向后仰也不会累,但小辈如我者,最好先从双手高举之后,不夹耳,大约在眼睛上方四十五度角即可,记得手臂要回收一下下,让肱骨头可以完全地卡进肩关节盂,才不会缩胸驼背,等到肩关节都开了,再说!
但如何知道自己的肩关节开了没,多做Prasarita padottanasana A,B,C,D,尤其是C如下图左若你能双掌碰地,肩关节就差不多开了,若是要全开,必须做Kapotanasan如下图右,驼式,头碰地之后,双手抓脚跟,若能做到笑容满面的境界,恭禧你,全开了。
但注意,有joint hyperextension的同学不算数。
现在张开双手,若手指先天就容易弯曲,食指碰大指腹做孔雀状做得很逼真的人,手指的指间关节通常都过度弯曲。站立时,从侧面看,脚不太直有点弧度,尤其是膝盖后方太凸出;双手水平伸直,手肘部位有点下折,远看像老鹰手的人,通常都有joint hyperextension的症状而不自知。
这种人总有一天会被复健科等到,哈,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位台大的物理治疗相关领域的医学博士所说的。
因为到中老年之后,关节里面的软骨都磨得差不多了,韧带也松得无法固定关节,整个人体解构处于频于解体的状态,也就全面落入退化性关节炎的魔掌,若是有练舞则可能提早十年报到,练瑜伽则机率一半一半,看各位怎么练,但通常这种同学会被归类为天生骨头软因此在做体位法时无不全力以赴,在高难度的体位法上也是占尽不少便宜,但古人有言:“年少得志大不幸”,“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将来软骨一旦磨损殆尽,医生便会宣告:“再练,就要残废了!”这时,只能无语问苍天,恨当初怎么都没人提醒自己。其实,在练习的过程中,一直都有看到类似的案例出现,以前还会热心去提醒,现在,除非很熟很熟,否则是不会主动开口,因为有些人的体位法和自尊心呈正比,没法子接纳一个体位法做得比他还烂的人所提出的建议,其实练到后面,是一种自虐的行为,陷入体位法无穷止尽的折磨中.
真理一直都在,只是心眼一直没有打开。
在早期,练瑜伽受伤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会被人取笑,这是最近这几年,风气渐开,大家比较有运动医学的观念,也愿意分享彼此的心路历程,后辈如我者才能避免多走冤枉路。
我喜欢Richard的一点,在于,他不追求极限,虽然他可以做到极限,他告诉你,脖子只要微微的上扬,那上扬的弧度就像是不可一世的贵族,或是在舞台上意气风发的女高音,双手上扬,眼神有力,不管做哪一个动作,记得就是不要做出双手夹头的姿势,因为这个动作会让你的双肩耸起,提肩夹肌工作了一天已经累坏了,你必须沈肩,放松肩膀,get your shoulder away ears, relax shoulder.也记得不要上扬到脖子太后仰,那表情会相当痛苦,一点都不符合Richard所形容要有贵族般优雅的神情。
记得,当双手愈是高举过头,脖子就愈后仰,就像传统拜日式的第二个动作,山势合掌之后,接着就是一个大后弯,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动作而闪到腰或是脖子,因为这个动作太高难度了,在古代的印度是ok,因为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每天都在劳动,身体自然灵活多了,而且你注意到了吗,印度很少有胖子,吃得少做得多,但现代的人可就不是如此了。
因此,Richard 建议大家不管你有多厉害,只要头微微上扬即可,尤其是做utkatasana闪电式时更是如此,当然你会看到很多人做到极限,脖子介于要掉不掉之间,但相信我,那是有练过,而且可能是职业型,也就是说,他完全献身在每日的练习当中,一天可能练个三四个小时,或是十个小时都不一定。
但既然是职业就一定有职业伤害,因为那己经超过颈椎自然的后弯曲线,有略略折颈的风险,也就是说,颈椎的第五六七的椎间盘容易压力过大,长骨刺机率将会大幅提升,除非你已经练到出神入化,犹如关公剜骨疗伤,面不改色,可以随意志将痛觉神经关闭,否则神经被压迫就像是被人点穴一样,不能动,我是说手指或手臂可能会失去知觉,到那时,可能要动刀,事情就麻烦多了,更麻烦的是两年内再发的机率很高,也就是再次送入手术房,可不是花前月下的洞房。
Richard大师话不多,甚至常常重复,有些人觉得讲来讲去就是那一些,但那一些就是真理,真理一直都是混暗莫明暧暧发光,就待有心人细细品味,在大师的身上我看到我要的真理,希望这小小的心得,能对各位有帮助。
或许十年后,你就知道答案了,错误的练习比不练习更可怕!错误的指导比不指导来得更严重!
[……]
Richard Freeman二:四个corner
买房子要看风水,做瑜伽也要看方位,东南西北~碰!各位想到那里去了呢,可不是春节打麻将,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哈,今天要谈谈Richard Freeman大师所强调的四个角落,四个corner就位在你的会阴部的前后左右,前后就是耻骨及尾骨,左右就是两侧坐骨,这四个点相连就成了一个菱形,可分为前三角及后三角,用功的同学马上会连想到先前拙作有提到的,前三角就是泌尿生殖三角区,后三角就是百慕达三角洲,错!是肛门三角区,这两个三角会合成一个菱形,那就是有名的pelvic floor,又可称为perineun会阴部.
会阴十分重要,因为中脉是即是由会阴(海底轮)至百会穴(顶轮),连成一线:<wbr></wbr>包括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等七轮<wbr></wbr>) .
前后的耻骨及尾骨,就像是一对爱人一样,要不断地结合相连在一起,这是大师的比喻,当然,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两个骨头真的可以挪移,除非生产,耻骨,长毛的那块才会微微的打开,中间有耻骨联合是由一高韧性的组织,能微微开合以利胎头通过,除此之外,就是从十楼掉下来,那也会开,还会粉碎!尾骨,基本上也是不会动,但根据墨非定律,凡事都有例外,除非有人恶作剧拉开你的椅子,重挫在地,尾骨就会偏移,造成尾骨与荐骨的角度过小,那就很惨了,因为尾骨太凸出,会造成久坐时不适感,而这个不适感是一辈子都会有的,尾骨要矫正也很难,除非在第一时间做处理,否则就很难治疗.
那大师所谓的尾骨与耻骨不断接近,彼此不断寻觅对方,千万不要像金城武与GIGI梁永琪那么猪头,就住在隔壁,结果,一个惯性向左走,一个惯性向右走,结果在同一个城市就是找不到对方,瑜伽,就是打破你的惯性,因此,大师希望你的耻骨及尾骨一定要两两相会,相会在会阴的正中央,而那正是能量的根源,向上盘旋的能量必须不断地从根部吸取能量,前提是根部必须向下扎根,向大地吸取能量,因此你的四个方位必须牢牢地与大地做结会,在会阴部的四个角落都必须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我想,这才是大师真正的意涵,我猜!
一般人坐姿,仔细看,都是尾骨及荐骨着地,看不懂,就是菊花着地的意思,耻骨反而是离地,于是身体从侧面看,是呈驼背状,我记得大师上课时,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将小砖头放在坐骨下,目的就是让四个CORNER分别着地,让会阴部稳稳地扎根,向上盘升的脊椎才能呈现美丽的弧度,这很重要,非常重要,我喜欢大师的一点是,凡事都归诸基本面,基本动作,基本观念,这是我十分认同的教学方式,因为基本不扎实,即使体位法再好都是一种伤害,慢性的伤害,他不会做一些譁众取宠地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以此显赫自己的能耐,如此将会凸显同学的分别心,无形之中,会变成一场瑜伽秀,而非知识的传递.
但,也有人认为大师的课很无聊,就是将IYENGAR的理念套在ASHTANGA上,有上过两者的人就不会如此大惊小怪.
我想,每个人见解不同,但对我而言,这却是我愿意花大钱来听课的主因,因为我一向认为瑜伽根本就没有什么流派之分,练到最后,其实目的都是一样,体位是为冥想做准备,体位法的精进可从IYENGAR或是ASHTANGA着手,以生理学来说,前者是重视肌肉等长作用,因为停留的时间久,可练习精确度及肌耐力,一堂课可能只练三四个姿势,后者是等张运动,一堂课不断地变换体位,在变换的过程中,肌肉的长度会改变,心肺也会增强.
但各位注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我个人如此认为.没有精确的动作,如何串连!没有串连如何强化心肺,因此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就很清楚地知道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再回归到四个CORNER的话题,这四个角落,可以主导骨盆的倾斜,想想看炒菜锅,若是放在地上一定是摇摇晃晃,一定要放在瓦斯炉的架上,那个架子就是四个CORNER的意思,现在再想想,炒菜锅上放了一个S型的弹力条,若是炒菜锅不断地在大厨手里翻炒,那根弹力条一定是摇得的花枝乱擅,就好像是迈克杰克森在跳舞一样,不好意思,我只记得这个人跳舞的样子,虽然他很久没跳了 .
因此,重点就是,骨盆一样要正,四个方位一定要着地,就像是大鐤一样,鼎立不摇,如此,上身才可以像水一样地放松,尤其是肩颈,古人说,行、住、坐、卧四者,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此四威仪,正是行者日常举止所应遵循的仪则。尤其是: 坐如钟,跏趺宴坐时,应摄心专注,身心安稳不动,犹如大钟。 古德云: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云云。
这四个CORNER,不才我详解如上,若有大德者尚不吝指正,感恩再三
JUDYYOGA
[……]
RichardFreeman系列一:当apana遇见prana
Richard Freeman,一位拥有瑜伽博士美誉之称的瑜伽大师,现在正站在我的前方,以优雅从容的神情展开他的workshop。
Richard Freeman不认识我,但对他,我可是一点也不陌生,在国外接受Teacher Trainning时,我们这些菜鸟学生在晚餐后的空档时间,就是欣赏一些古老的影片,包括Iyengar及Pattabhi Jois年轻时的瑜伽练习身影,其中有一片就是Pattabhi Jois以led class喊口令的方式带领着几位大弟子做ashtanga primary series的画面。
在六个大弟子当中,很明显地,有一个人的体位法做得十分标准,甚至可以“精准”来形容,长手长脚,体态轻盈,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经老师提醒,我们才知道那就是有名的Richard Freeman,有些同学是看了他的影片才认识到ashtanga,有些人像我,则是经由David Swenson的教学影片,所以,对某些人来说,Richard简直就是ashtanga的代言人。我,在那当下,屏气凝神地专注在他的每个体位法里,他的动作如此地轻盈让我深深折服于他内在的功法,我相信,他一定拥有绝佳的bandha/pranayama/Drishti的功力。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是否属实,我决定报名Richard Freeman这整个系列的课程,近两万元的学费,所费不赀,同学都说我是“有钱人”,其实,我也挣扎很久,想想,这是绝佳难得的机会,或许,等我有钱时,他就不来台湾也不一定,所以还是参加吧。
这个决定,是对的,对我而言,在Richard的课程里,我重新认识许多新的观念
一:prana及apara的重要性
二:pelvic floor主导着体位法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四个corner的方位。
三:用呵气的方式放松jaw joint的重要
当prana遇见apana
Richard在第一堂里,就说明prana(生命之气)及apana(下行气)的重要性,二者就像是阴与阳、男与女的关系(例如:希瓦与他老婆),彼此唇齿相依,共生共存。若Prana比喻为无限开展枝桠繁茂的树叶,apana就是大树的根部,主导著向下的力量,Richard的这个比喻,非常适切,为了令同学更加明白prana的重要性,我找相关资料:
Prana(五大元素中属“气”air,又称为生命之气)
Pra’n’a:位于心轮处,与呼吸、吞咽有关,具有散布的特性。Prana Vayu称为“生命之气”,流动于横隔膜到喉咙之间,与心跳、呼吸、说话与循环系统有关,可强化肺部和神经的连结。有“老师中的老师”之美誉的Aadil大师曾提醒要利用腋下两侧的“前锯肌”来开展我们的气。此肌若无法运用,则做平板式时,肩胛骨会往上凸出表示胸部没用力,因为没“气”力的关系。
依医学的观念来看,气若指的是氧气,只能在呼吸系统例如:肺及支气管等做气体交换,但这些都只是气体经过的地方,唯有在肺脏里的肺泡才能真正将外界新鲜的氧气交给红血球细胞。若是呼吸太浅,会造成肺脏底层的肺泡萎缩,唯有透过深层的呼吸,才能开展肺部的空间,记得密闭的空间是没有风息的存在,因此深沈的呼吸可以启动前锯肌、菱形肌、胸小肌等,如此方能张开每个肺泡,其中最重要的关键是横膈膜的收缩。
有力的丹田则是横膈膜可以上下推移的幕后推手,丹田有力,不仅可以强化呼吸的作用,还可以深层地按摩到内脏的运行,运行丹田,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并预防下一世纪爬升最快的癌症──肠癌。尤其是肠道包括上肠胃道及下肠胃道,肠道好,面相就好,就是那本“不生病的生活”日籍医生所提倡的观念。
依“The Heart of Yoga”这本由T.K.V. Desikachar(此君是鼎鼎大名Krishnamachaya的儿子,Krishnamachaya克里虚那马查亚调教出两个有名的学生,分别是Pattabhi Jois及B.K.S. Iyengar)所述,prana是生命之气,一个人的活力决定于他的气色,一般来说,气色不好,意谓著:
一是:吸进的气太浅。例如:空气稀薄,过于专心于他务,忘了呼吸。
二是:身体内部有阻碍。例如:过敏,支气管毛病,腹部没力,肌肉或心脏无力等等
不论是哪一个原因都会造成身体出现失衡的状况,练习瑜伽的目的就是在排除这两个障碍,进而强化气在身体内部流动的能力。
为什么prana如此重要,因为掌握住气的流动,就可以进一步控制purusa(纯然觉知的觉性,又可称为:consciousness纯意识,true Self真我),心灵是无形的,很难捉摸,修心对一般人而言太过形而上,但若透过pranayama(呼吸法训练或称生命能的训练),就能掌握到心灵踪影,约束骚动不安的心灵。
相反地,当心灵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起伏不定时,明眼人可以从其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可出端倪,因此“冥想”是瑜伽人修行的最佳方式,体位法只是为其作准备罢了。
除了prana很重要之外,他也提到Apana下行气的重要性,练习瑜伽的目的就是要将下行气的能量往上提升,若一个人看起来腹大无力,意谓著身体里有太多的下行气,将其减少,保留必要的使用量即可。下行气对人体而言十分重要,Richard说没有apana就没有prana,透过下行气的力量才能将prana排出体外如:口鼻及直肠等。
Apana-(五大元素属土earth/下行气)
位置:介于肚脐和肛门之间,控制排泄尿液和粪便。
韦逹观点:土,是固态物质的象征,具稳定的特质,如身体的骨骼及软骨,肌肉,皮肤,指甲等
阿南逹玛伽:位于海底轮~脐轮部位。当Apa’na运作不完全时,会影响到大肠的运作,致使排泄功能有所缺失。此污浊的气体会往下行,不仅会污染血液,且会散播到全身,再经由循环系统回到心脏,造成心脏的疾病。
Monic:Apana Vayu。又叫“下行气”。它是从肚脐到脚底的气流方向。它控制着生殖、女理生理期的功能,对应的器官是肾、大肠、肛门。
Judy补充:
呼应韦逹观点,延伸解释:肌肉及骨骼支撑人体最重要的架构,但现代人脊椎侧弯,变形的人太多,肌肉无力,肌肉酸化,肌肉硬化,韧带发炎,肌腱断裂,因此骨科及复健科生意兴隆,但肌肉的锻练必须天天执行,否则肌肉一旦变性,纤维化,为时已晚。瑜伽人最易受伤的是韧带及肌腱,因为求快,想要一下完成体位法,多半从松动关节下手,就像杀鸡一样,先砍关节一样,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老了,身体就会全身酸痛,骨架会比常人变形的快。
练习呼吸法的目的就是将身体的每一个经络疏通,让气能自由周行在全身,在精神上的修练,则是做为冥想前的准备,在吸与吐的悬息之间,练习专注。
Richard Freeman提供一个观念,利用mular呼吸,让下行气进入中经,然后往上升直至与prana交会,以此可唤醒在中经底部的昆达利尼蛇并洁净中经,很难理解,其实不难,想想早年有所谓的情色表演,利用阴道将烟点燃或是开酒瓶,那其实也是另一种mula有力的展现。
在呼吸法的练习当中,多半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将下行气引至中经,如:uddiyana bandha等。他教我们躺下,双手放在髂骨两侧,去感受当prana进来,apana往上升的感觉,去体会在耻骨以上的腹部柔软有力的涨满。我想,这个方法很简单,但要练习很久,才会有成效,他说即使要练一百年,那又如何呢,就练习吧。
Richard Freeman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拥有一颗开放学习的心,他研习Iyengar yoga多年,扎下精实的体位法基础之后,放下一切,以归零的心态向Pattabhi Jois学习ashtanga yoga,据说大师在一星期内教会他一至三级的体位法,对多数人而言,学会一级可能就要耗尽数年光阴,或许穷极一生也无法达到二级,一口气连跳三级唯有Richard Freeman可以办到。此外,他花了近九年的时间在亚洲向不同教派展开学习之旅,研习禅宗及佛法的内观修行(Vipassana)、Bhakti Yoga奉爱瑜伽、Hatha Yoga哈达瑜伽、伊朗的苏非神祕主义等等。
但他却不以拥有高超体位法为傲,在课堂上,他提醒我们,“没有人在乎你做到什么程度,目光朝外,会浪费生命,唯有目光朝内,才能展开瑜伽的练习。”他甚至开玩笑地安慰我们,tolasana双手撑起莲花坐的姿势做不起来也无所谓,向后跳无法如他那般撑起双脚再悬空缓缓落地也无所谓,“因为即使是达赖剌嘛也无法做到…..”哈,哈,哈~真是太幽默了,他的话可以让人放下好胜的心,因为学生知道老师并不在乎体位法的技巧,在乎当下的练习是否专注。
他说了初学者反而比较容易体会瑜伽的精神,在一些进阶者身上则反而看不到,这些话他有感而发,因为他发现有些人的身子太柔软了,以致于在完成体位法的当下,少了专注及呼吸的运用,甚至眼光常会游移,心里在想:看着我,只有我会做这招,我是真厉害的“beginer truly practices yoga but advancer doesn’t because his heart say: c’mon everybody look at me, I am so best”
Richard Freeman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洋溢着温暖的能量,在我耳里听来,他的每句话都是重点,十分简洁有力,就像王建民一样,可能打个一百个字就可以解决这一篇文章,但意简词赅的背后有着深沈的道理。我必须看很多的书才能稍稍掌握大师的意思。仅此于各位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