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走路嗎?這句可不是廢話喲,因為有可能你以為你會走,但其實你是以你不會走路的方式在走路,然後...以為自己會走路.呵~~~真是有夠繞口令的.
山式要學好,學問很大,但最大的學問來自腳底
走路時,腳要承受壓力約等於自己的體重,若可以,每天走個一萬步,是健身的好方法.若跑步,注意了,腳承受的壓力達體重的3-4倍,因此,學會瑜伽之前請先學會如何愛護你的腳。在點頭之前請先看自己的腳底,有長繭就表示走路時的重心並未完全分散在腳底,而是偏重在長繭的部位,導致長期的受壓之後,腳底的皮就愈來愈厚,那就是長繭的由來。
會對腳底有興趣,是因為前些天接受嚴菀華老師的邀請,和師資研習班的老師一起分享:從山式看體位法的變化。這個主題是山式,TADASANA,像山一樣穩定地站著,取山勢雄偉,屹力不搖之意境。各位想要學好瑜伽,不把山式練好就如同騎技不良但卻妄想馬上射箭是同樣的道理。
山式要學好,學問很大,但最大的學問來自腳底,腳底的骨頭有26塊,同學這可是一隻腳,兩隻腳就是52塊,想想一個人全身也大概是206塊骨頭不等,腳底的骨頭就佔了1/4,同時雙足有29個關節,42條肌肉及25條肌腱,上帝如此安排必有旨意,很簡單,就是希望讓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動,但前提是:腳底必須是可以承重,並提供人體一個平台和支點。
上圖:看看一個山式有這麼多注意事項,誰敢說山式很簡單,愈簡單的動作愈不簡單,同學,加油吧!不要成天想飛,先把腳深扎大地比較實在.
三寸金蓮與天足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這位偉大的藝術家曾如此說道:人類足部是「藝術的精品與工程學的傑作」。相信戀足癖的人一定深有同感。但人的審美觀是不斷改變,想想清末之前對男人對女人三寸金蓮之迷戀,令今人不免眼界大開,但不管如何歌頌,可以確定的是,裹小腳的人鐵定做不好山式。哈~~只要你看過裹小腳那變形的腳趾包證吃不下飯,你可以試試將四趾折在大腳趾的後面,然後再站起來走路,很難折,對不對,那沒辦法可能要用繃帶纏住,再不行就用鎯頭敲下去,不要打到骨折要有點半脫位就行了,這樣才能「柳腰纖細掌中輕」走起路來才能搖曳生姿,令男人頓生憐香惜玉之情。
真是太恐怖的審美觀了,裹小腳講白一點,就是讓腳的功能殘廢,這樣女人就跑不遠,跳不高,還好,唐朝的女人不用吃這種苦,因為這項陋習據傳是在南唐李後主也就是李煜才開始的,在宋元明清盛行。別告訴我你不知道李後主是誰,那首有名的詩詞「虞美人」即是他的作品,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各位要珍惜自己的天足,天足就是珍惜與生俱來的大足,像瑜伽要求的體位法,無一不從腳底開始,從腳趾到足弓到腳跟,每一個部位要求到發揮得淋漓盡,要靈活又要穩定,像蛇又像山,這是瑜伽人對腳底的要求,腳要穩定,才能做一系列的站姿動作。但,腳底要受力平均,下半身的肌耐力要先練好,穩定度要夠,才能做各種單腳站立的動作,如舞王式,呵~~如果想練的話;或是做單腳直立,用手抓另一隻去碰頭,這是ASHTANGA的動作Utthita hasta padangusthasana。但沒有穩定的腳底及強而有力的股四頭肌是很容易傷到下面那隻腳的膝蓋。
上圖:正宗三寸金蓮,很可怕吧!同學,那種腳是絕對無法做瑜伽的.沒有足弓就算了,連腳趾都不見了只剩大姆趾,以前的男人真是變態到可以,竟把女人的腳搞成那副慘狀,害我看了有點反胃.
下樑不正上樑歪
可是那天研習時,發現很多人的腳都有問題,有些人是內側足弓塌陷,或是剛好相反,內側足弓過高,就是俗稱的高弓足,腳背很拱,腳底可以塞進去三四個手指頭,有些是腳趾緊縮在一起,無法十趾分開,然後一趾一趾地放下去,有些人是有姆趾外翻的傾向,就是大姆趾邊邊特別凸出,但最常見的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長繭,呵~~別緊張,長繭不會死人,只是在告訴你,重心分配不平均,正常的腳是不會長繭的,若穿高跟鞋也不會,所以仔細檢查自己的腳看看長繭的部位,就可以推論自己受力的位置,像我也有一點,繭就長在第一蹠骨和第二蹠骨中間,(註:「蹠骨」唸直骨不是唸甘蔗的蔗骨),是不會太嚴重,但表示我的重心有偏前,而且偏大姆趾側。你可以去拿一雙常穿的球鞋,去檢查紋路,就可以知道自己鞋底磨損的位置和長繭的位置一定是相呼應。不過,我例外,因為我常換鞋穿,所以不太準,其實看球鞋是最準的,如果你常穿球鞋的話。
除了從腳底看玄機之外,其實從後面看足跟,也可以看出問題來。
根據統計,人的基本足型有正中足、內旋足與外旋足,正中足只佔百分之六十,就是足跟垂直朝向地板,30%為內旋足,就是足底內側邊緣著地腳板有點外翻,外旋足則症狀相反,只佔10%,但二者都會產生傷害,其中外旋足則較易出現腰痠背痛,嚴重一點,甚至還會出現足弓痛、足蹠骨頭疼痛、足繭的生長,至於內旋足則也會出現足弓痛,足底筋膜炎、蹠骨頭痛、脛後肌肌腱炎與足跟墊症候群。
左上:是高弓足,中間則是正常足弓,下方是扁平足.
右圖:左腳是正中足,右腳是內旋足.
下圖則是扁平足的局部特寫鏡頭,足底的拱橋幾乎沒了.真慘,真是先天骨頭排列異常,要多做腳底動作可以強化足弓.
想知道自己的足型正不正,找個人往後看就知道了。或是看看鞋跟處的磨痕也可知一二。
那天看了一些同學的腳,有些人的腳都沒有長繭,白嫩嫩的,看起來不錯,但站好時腳底的足弓完全消失,也就是扁平足,扁平足的腳因為沒有內側足弓,所以就喪失了吸震的效果,就好像不小心撞到牆一樣,如果胸部夠大,是不太會肋骨骨折,飛機場的同學就要小心了,因為沒有避震系統,粉危險,所以千萬不要骨質疏鬆,要多練負重的動作,如拜日式就是屬於一連系的flow yoga,尤其是棒式,又叫平板式,撐在那裡,像是要做伏地挺身一樣。
扯遠了,現在要來看看扁平足是如何測試的,你可以將腳平放,用力回勾腳底,若有弧度,但一站起來弧度就不見了,那是假性的扁平足,筋膜垮了,沒有彈性,可以靠瑜伽來強化腳底筋膜的力量。但,若無論用站用坐,腳底仍是平平的,那就是真的扁平足,因為那是先天足底構造異常,就像是一座拱橋,但一點也不拱,這就喪失了內側足弓應有的弧度,走遠路或跑起步來會非常的吃力,而且久了,小腿肚會易痠膝也會有問題,雖然老天忘了給足弓但練瑜伽還是有效的,至少可以減緩足底的壓力,內側足弓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提供足底小關節的穩定度,並交替地收縮內部和外部的肌肉,以產生有效的力距,其由長足底肌腱和短足底肌腱支撐,在動態時,則由脛前肌和脛後肌支持。這段看不懂,是正常的。但以下我的故事,可以讓你看的比較懂。
穿涼鞋狂奔的代價
那天到淡水上課,下了課走了十五分鐘的路,到捷運站才發現錢包沒帶,放在教室,真是晴天霹靂,我趕緊打手機給班長,沒想到班長好像換電話,對方直說找錯人,想搭計程車去教室,身上一毛錢也沒有,萬一到教室發現錢包不見,那我拿什麼給司機。
想想,錢包裡有所有的證件,時間一秒一秒流失,下一堂又在台北市區,我急到都快腦中風了,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還是跑步回去教室好了,可是該死的是,那天我怕淡水下雨,竟穿了涼鞋,平常逛街也還ok,但穿涼鞋狂奔在淡水街頭可就一點也不妙了,我用吃奶的力量全力衝刺,總算衝到教室,一看!人都跑光了,心頭一震,完了,沒救了,還好,再仔細一瞄,看到我的錢包仍擱在角落沒人動,於是抓了錢包就想衝回捷運站,趕緊在半山坡上攔計程車,但山腰的巷子裡車子很少,老人倒挺多的,只好又用力往山下衝,一路夾著涼鞋跑回捷運站。稍事喘息之後,才發現大姆趾和第二姆趾的中間,怪怪的,我想,嘿~~一定是我的伸姆長肌有問題,之前有被考過這個部位,所以永遠不會忘記,所以就拚死揉它,沒想到,後來我的臨床指導老師胡sir說,非也!應該是脛前肌出問題,天啊是tibialis anterior,可是它的位置和我痛的位置有點不太一樣,我回答。胡sir說,你再按按看,順著它的上游就在膝下外側那,果然一用力按,會疼耶!!!
現在,我又多認識一個好朋友,那就是脛前肌,因為當你在跑步時,腳趾要朝上,一定要脛前肌和伸姆長肌共同來支撐,像我這個笨蛋穿著涼鞋狂奔,嘿,可不是裸奔啊!這般如此讓它過勞,現在走起路來都還會有點痛,真的是給它寸步難行,補充一下:老人家走路會跌倒,多半是腳趾朝上的功能退化。但,我犯疼,可不是因為脛前肌在疼,而是那條被我誤會而揉得死去活來的伸姆長肌在疼,為什麼會疼的地方反而不是引起疼痛的元凶,原因就在「轉移痛」Referred Pain的觀念,所以只會唸書但有唸沒有通,缺少豐富的臨床經驗,可是會變成江湖郎中的啊。
想想,真是豬頭的可以,沒按到元凶,反而是抓到路人甲,讓我想起一個笑話,有一次中美俄三國的情報人員在山裡比賽抓兔子,結果台灣情報局很快就傳出捷報,只見那隻被扼住喉頭的松鼠不斷鬼叫,不要再打我了,我承認我不是松鼠,我是一隻小白兔。
哈~~~我可憐的伸姆長肌。我承認你真的是哈姆太郎的好朋友,你絕不是脛前肌。雖然你們住的很近。猜猜看哪一條是脛前肌,用用腦筋想一想.
PS:有同學問:高弓足該如何?
高弓足的腳,會比較拱,腳趾會變形像爪型趾Claw toes一樣,嚴重一點就要看醫師,但可以勤練腳趾握拳然後十趾朝上的動作,然後沒事就站在浴室門檻上,拉拉小腿肚的肌肉,可以放鬆腳底筋膜,會拱就是因為筋膜過緊,所以:欠什麼,就補什麼。反向操作就對了,但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懺悔,對十根腳趾頭悔改,從感恩中出發,從謙卑中做起,呵~~好熟悉的台詞,別想太多,做就對了!!
補充資料
腰痠背痛,竟是因為外旋足所引起《2007/09/22 20:02》
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千萬不要疏於照顧自己的雙足,在物理治療門診裡,有不少人被診斷腰痠背痛是因為有外旋足所引起,在經由製作一雙合腳的護墊後,才獲得改善!
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林訓正指出,人的雙足有 52塊骨頭,約佔全身 206塊骨頭的 1/4,同時含有 29個關節, 42條肌肉及 25條肌腱,但是雙足的全部體積佔不到全身的 5%,卻得要承受全身的體重,使得雙足很容易受到傷害外,腰痠背痛也有可能是因為雙足受傷而導致。
林訓正物理治療師表示,人的基本足型有正中足、內旋足與外旋足,內旋足與外旋足易都會產生傷害,其中外旋足則較易出現腰痠背痛,還不只此,甚至還會出現足弓痛、足蹠骨頭疼痛、足繭的生長,至於內旋足則也會出現足弓痛,足底筋膜炎、蹠骨頭痛、脛後肌肌腱炎與足跟墊症候群。
林訓正指出,當出現內旋足或是外旋足時,可以透過足底護墊來改善,由於足底護墊可以有效支撐足部,不但可改善平衡功能,控制足部動作以及改變足部承重的路徑,甚至可支持已固定變形的足部,可以達到減輕足部疼痛目的。
足底護墊的種類有軟式足墊、半硬式足墊與硬式足墊;林訓正物理治療師表示,足底護墊的製作得依據每個人的足型來訂作,先評估好個人足部的姿勢,再藉由石膏打模,才能設計出適合自己支撐的足底護墊。
另外,林訓正也建議鞋子的選用要有基本要求,他說,鞋子的長度應依自己腳長再加一公分,大約是可放一個食指寬度較適宜,至於鞋子的寬度則要與蹠跟距離適當,鞋頭高度也要合適,而且鞋幫後跟要硬,才可保護足部。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