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练习瑜伽的目的是在征服体位法,但往往被体位法给征服,落入一种由自我所建构的宿命之中,呵~瑜伽老师也乐得以此招徕学生,但这样的瑜伽练习形式最终将带来苦果,长期缺乏觉知的苦练下会造成肌肉拉伤,或是关节磨损韧带受伤等下场,这些后果会在一次不当强力的练习下,爆发!
对瑜伽人来说,受伤绝非偶然,因为瑜伽是自我的练习,不若跆拳需与他人对打,因此会受伤多半是自我练习不当所造成,当然老师也要负一部分的责任,是否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挑战极限,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这个自己不是肉身上的自己,是充满著野心与贪婪的自我,深埋在潜意识中的自我,充满著各种原始的本能,这个我,才是瑜伽人所要征服的目标。
将所有的能量向内集中,就从山式做起,山式是最简单的体位法,但一旦倒过来,就成了瑜伽之王的头立式。
山式一旦倒下来~呵!就变成摊尸式,有人嫌难听,改成大休息式.同样的姿势,不同的倒法,身体的中轴和重力的关系也大不相同,想想看,哪一个体位法简单,十之八九说是摊尸式,没错,因接触面积大,肌肉骨骼系统不须用力,但以瑜伽的角度来说,尚不止于此,要做到摊尸式,必须是身松但心不昏沈,心要澄明,瑷瑷含光,这可不是昏睡可比拟.
天与地,云与泥,就在一线之隔。
对本人而言,谈论倒立,真是太难了,就如同要教会一个体位法给来参加研习的学员,没有从基本功的LEVE1先灌输正确的瑜伽知识,就冒然从解剖学切入,那和体适能和皮拉提斯是没有两样的,瑜伽最异于他人之处,不在于精准的口令,或是华丽的体位,而在于将所有的感官往内收摄,这种向内沈淀的功夫,才是真正的瑜伽。
以此来看坊间的教室,呵~~华丽有余但内涵不足者,比比皆是。明师难寻,但名师多如过江之鲫。
这篇应是写倒立,但倒立的前提是先学会山式,山式的重要性在IYENGAR 艾因卡体系中得到极大的重视,它是所有体位法之母,先前的拙作又提到,请自行查阅。
山式,和解剖学姿势类似,就只差在手的方位,一个是掌心朝前,一个是掌心朝内。就如同所有解剖方位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山式也是所有体位法之始。山式,要站得好,首先,骨架要正,有以下重点:
一:正面观:
脊椎要正,两侧要对称,从五官、肩关节、腰线,髋关节、脚板等,都要水平对侧,一旦有偏差,则表示有侧弯的可能性。

二:侧面观:
五大基本点要注意,如下:
脚踝外踝前缘,膝关节中线前方,股骨大转子,肩关节之肩峰,耳洞。说白一点,就是由下而上,从外踝、膝、大转子、肩、耳洞等五大点必须垂直于地板,一旦有偏差,则表示有胸椎驼背或是腰椎前凸的可能性。




二者都正确了,只表示骨架正了,但还构不上是Tadasana山式,此梵文名字在取山式之稳定不动的力量,不仅取其形更直指其内在强大的深根力量。山式,该如何屹立不摇,重点骨架正确之后的肌肉收缩能力。
人体有六百多条肌肉,常用的有八十多对肌肉,没错!肌肉也会成双成对,就像大腿有前侧肌群(股四头肌)和后侧肌群(膕旁肌)一样,当直立前弯UTTANASANA时,股四头要“缓缓”收缩,提起膝盖骨,稳定向下的力量后,再透过吐气,将大腿后侧的肌群“缓缓”伸展开来,看到缓缓二字吗?缓,才不会强暴地拉伤肌纤维,缓,才不会惊动到肌腹中的肌梭,一旦长度超过肌梭的容忍性,肌肉就会马上起收缩反应,此为有名的牵张反应Stretch reflex。
上过课的同学,应该都看过表演,用瑜伽砖轻叩膑骨韧带,故意刺激已在伸展过度的股四头肌后,小腿不由自主的前后摆动的模样,呵~~这就是股四头里的肌梭在生气后,直冲到脊髓神经告状的模样。
山式要站的正,“肌力”的平衡相当重要。前侧肌群和后侧肌群的力量必须相平衡,内侧和外侧亦然,因此,瑜伽讲求平衡,但是指肌力,肌肉的收缩能力而非关节的松弛度。
关节的稳定度是指关节面之间的作用面congruence的状态,活动愈大,只要作用面接触愈大,稳定度就会愈高,因此,想要避免“练瑜伽关节坏了了”的宿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节面的形状shape
二、关节面的吸力suction
三、支持结构如骨髂肌,韧带和关节囊support structure
关节面的形状shape–
关节的形状能互相咬合最好,若不行,神也会给些如关节垫articular disc或是半月板menisci来增加作用面。就像锅子放在炉子上,会倒,但加个锅炉架就稳定多了。因此,直立前弯时,若脚踝和膝和大转子没有在同一条线上并垂直地板,那完了,重心多半会落在前侧的半月板,经年累月,会磨损其软骨,造成膝关节退化、长骨刺等问题,不可不慎。
关节面的吸力suction—
想像两个互相套在一起的杯子,只要有一点水进入,就可以互相转动但却不容易拔出,之间有着吸力。如同关节之间有着滑液可让关节滑动,记住,四肢的关节都是滑液关节,因此四肢会如此灵活不是没有原因的。
支持结构support structure─
韧带的工作在协助关节作出正常的动作,如直立后弯手抓脚跟,呵~很多人是因为脊椎的前纵韧带过松,很轻易在没有开胸及开肩的状态下,直接以推腰的形式抓脚跟,这无异是慢性自杀,但下手的人是无知但却自豪的自己。呵~因为很多人做不到,因为韧带松的人,占比例不高,大部分的人是中间,少部分的人是韧带过紧。
当一名瑜伽老师不容易,眼睛要像鹰眼一样看穿学员的身心骨架,像这类型的学员必须减少高难度的动作,反而必须学会向下扎根,也就是强调肌耐力的动作,只要简单的动作,不要动到太多关节面,但要固定不动,如蹲马步,或是极慢板的拜日式。最好,有负重式的训练,如平板式等等。
但最重要的是,不是动作,而是真实地认清自己的身体,透过瑜伽来撷长补短。
至于关节囊joint capsule,最主要的功能在维持关节的稳定度,避免关节动作超出正常的活动范围,以及避免关节过度松弛excessive laxity,和韧带是一样的。
看到此,你还能对前弯等闲视之吗?呵~~不了解自身肉体可贵之处的人才会用体位法来磨损自己,请相信,目前的医学无法完美造就出你原本身上的组织,NEVER IMPOSSIBLE。所以,请善待各位的身体,瑜伽是在帮助各位蜕变身体的重量,由松散到紧实,接着透过质变,改变心灵的品质,这才是瑜伽。
慢,才是王道,慢慢练习瑜伽,才能体会瑜伽体位深入骨子里的滋味,即便是简单的动作都能沁入心脾,所以,在课当上,若你感觉自己在追动作,那么,心就像搅拌过的茶汁,再也无法透出如琥珀色的光芒。外放的心,狂野流动的心,和在夜店狂舞后身心俱爽的状态无异,那是心的最底层次的愉悦状态,因为快乐来自外在,而非内在涌现。
谨以拙文献给有心练好瑜伽的同好,回到最初的练习瑜伽那种身心快乐的原点,那就是瑜伽最朴实的面貌。
参考书籍: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FUNDAMENTALS OF MUSCULOSKELETAL ASSESSMENT TECHNIQUES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以上有中文版,别担心.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