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汇整: 瑜伽医学研习营

第四五六周L3,L1重点心得整理



Dear Level 3同学:

第四堂的重点在后弯,第五堂课的重点在侧弯,但我们仍将这两堂的重心放在前弯及后弯上,除了谈论SBL/SFL(背部浅层筋膜/腹部浅层筋膜)之外,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在DFL(Deep Front Line)深层腹部筋膜。
DFL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DFL的角色就像帆船一样,是直立的船桅,两侧的拉绳是SBL及SFL,当我们站立时,我们就像一艘船,船桅就是我们的脊椎,但别忘了,身体是立体的结构,尤其是腹面有许多的体腔,因此,我们的身体结构比帆船复杂多了。
在上课时,我们又重新温习前弯的定义,当两个骨头之间的角度变小,就是Flexion,反之,就是Extension。但特别是膝关节站立时,是Knee Extension,屈膝是Knee Flexion。前弯是一个很模糊的字眼,是髋关节屈曲或是脊椎前弯,Flexion可以意译成前弯或是屈曲,但定义是不变的,即关节角度变小。

后弯,也是,一般后弯就是指脊椎后弯,英文是Spine Extension,Extension可以翻成伸展,但实际上脊椎伸展的角度已经大到变成后弯,所以翻成脊椎后弯较贴切。以皮拉提斯来说,重视的是核心肌群,因此前弯是定义为Spine Flexion但瑜伽是Hip Flexion髋关节前弯,不一样。请特别注意。

说明完前弯、后弯,但最重要的是核心。瑜伽的重点也在于核心肌群同皮拉提斯一样,但更微精细──谈的是Inner Core Unit内核心肌群。瑜伽强调柔软的腹部,但能做到强而有力的吐纳,因此腹部结实但又柔软,能够如老子所言:“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乃鼓风箱,空才能生万有,就像脏与腑相匹配一样,空与实就如阴与阳一样,既相生又相克,一消一长,才能产生流动,动态平衡的流动。这就像是瑜伽人所练的内核心一样,一消一长,带动胸腹腔的运动。

DFL是腹部深层筋膜,由脚底而上,到大腿分为前后两条筋膜线,沿着脊椎往上,到横膈膜处兵分三路将心肺包裹得紧实又有弹性。这有点像是相机袋中的分隔泡棉一样,将每一个昂贵的镜头用泡棉逐一分开,紧实但又具有弹性,就是DFL的特色,但因为此一筋膜线是沿着脊椎盘延向上,故在体位法的练习中,唯有呼吸法可以训练到。
记得,没有呼吸就没有瑜伽。

谈到DFL,我们看到最重要的筋膜线是上下垂直将身体的脏腑相里紧,这令人想到经络铜人身上的经络线,足三阳与足三阴,足三阳由头到脚,分别如下:
足阳明胃经-由眼眶下的承泣到第二趾的厉兑
足少阳胆经-由眼眶外角的童子髎到第四趾外侧的足窍阴
足太阳膀胱经-由眼眶内角的睛明到第五趾外侧的至阴

足三阴呢,恰恰相反,由脚底走到胸,分别如下:
足太阴脾经-由大趾内侧的隐白到腋下的大包
足厥阴肝经-大趾外侧的大敦到第九肋骨下缘的期门
足少阴肾经-脚底涌泉到锁骨下的俞府


足三阳与足三阴,就像六条细绳将人体由前后两面及两侧一一贯穿,这六条低电阻的能量通道,可以将脏腑的能量传布出去,以维持人体重要机能的运用。但别忘了,还有手三阳及手三阴,这留着下一堂课分析。

经络与瑜伽的结合,在YinYoga的教学理念体现,瑜伽与经络这原本是东方古老的智慧,但最后的整合却在西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确有助于后进者的学习,只是身为东方人的我们,应该要更积极的研究东方文化的精髓,才不至于流入形式化教学的窠臼。

明白为何而教比明白如何教,来得更重要!目前很流行的拍打法,实际上是有技巧及禁忌的,但在一窝蜂之下,大部份的人都拍出一堆问题,同学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有精细的分析:
随笔之二十二(论萧宏慈先生的拍打)–林两传 医师  荣春中医诊所院长http://www.wretch.cc/blog/springdrlin/34575561

以下是DFL的筋膜定位点及路线。请同学可以上YouTube看一下有关abdominal cavity的影像,就能明白肌肉的立体位置,最重要的是,要有整合的概念,也就是肌肉是群组在工作,但透过筋膜的串连,可以让身体的功能发挥到最大,这个影片在课堂曾播放,但在 youtube也有展示.
anatomy of the abdomen~,abdominal cavity





Dear Level 1的同学:

这周我们谈到了核心的基础概念,核心顾名思义就是身体最核心的部分,因此,也是身体重心的所在,核心一旦不稳,身体就会受地心引力的影响,会加重更大的压力在关节上,尤其是关节软骨.

软骨,是最具有弹性及韧性的结构,有点像是橡皮擦,可以拉开一点点但韧性十足.软骨一旦磨损,关节就开始退化,而且容易增生骨刺.为了不让关节过度使用,上帝还设计了韧带的构造.

韧带,就是用来限制关节不要超过正常角度的结构,因此,不要使劲地去伸展韧带,尤其是韧带过松的同学.还记得,我们测试的游戏吗?九分里头只有一两位是超过五分,这两位同学就是属于韧带过松的体质,所以可以轻易做到很难的动作,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要强化的是韧带的强度以及肌肉的强度,以补足先天韧带过松的特质.因此,瑜伽的指导者必须明白每个人的身体特质,不要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伸展到极限.对于韧带过松的人来说,如此极限地练习,会造成全身体的韧带拉伸过度,会造成关节的不稳定性增加,最后,关节容易出问题,如椎间盘凸出,脊椎长骨刺,关节退化等等诸多毛病.将来,关节容易变成气象台,天气一变化,关节就会肿涨不舒服,很麻烦!!!上下楼梯也不方便,有时,还容易脚软,因此使不上劲.

解决伤害的方法很简单,首先是请医师诊断,找到伤痛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但要记得,不是不痛了就是好,错!除了必须做矫正动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进行肌力强化的动作,千万要记得,不平衡之后变平衡,还必须循序渐进的强化肌力才是关键。但一般人都忽略此一重要性.因为大家不明白组织受伤后,整体肌力会一直往下滑,做强化动作是重新训练已经衰弱的肌力,强化已经脆弱的组织。肌力也须要再教育!若受伤处持续有酸、没力,这就表示没有做肌肉强化。疗愈是一条漫长的路,只要软组织如果受了伤,没有完全复原,到时同样的体位法不断地操练之下还是会再受伤。找出受伤原因及组织弱点,并且配合强化运动,让肌肉组织强壮到可以负荷原来的练习或是工作,这样才是完整的疗愈过程。

受伤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是当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受伤时,那就意谓著职业生涯面临巨大考验,以下是几则报导,学着用解剖学的观点去看新闻.但可以先看一下以下的 video,会更有概念.

Movement of the Joint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OMFX_83sqk&feature=related

Joints-4-Synovial Joint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aHqtKOytsY&feature=related


NurseReview.Org – Animation on Joint Movemen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BJB18ulLI&feature=related


GCSE PE Edexcel C4 – Joint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oMa2bVC18&feature=related


Knee Ligament Anatomy Animati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TV5Yo3E7VQ


Músculo – Actina y Miosina–这里是讲肌肉的基本结构,很重要…先有概念即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q_PduV0XpE&feature=related

———————————————————————————————————————-
实战演练

Cheers 2009-03-27 第100期
郭泓志:豁出去 用力丢就对了!
许琼文 

郭泓志,一个天生的棒球好手,却几经波折,左手肘历经4次开刀。面对总有变化的伤势,坚持走过漫长的复健,2008年他在大联盟从先发转任中继,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让“永不放弃”的传奇再添一笔。

2008年12月18日,郭泓志在累计1,200万世界球迷人次的票选下,获得美国职棒大联盟官网主办的TYIB(This Year in Baseball)Award“最佳布局投手”(Setup Man of the Year)。

郭泓志以30.3%的得票率,大幅领先第2名19.2%光芒队的巴佛。他会如此受到全世界大联盟球迷的喜爱,因为郭泓志在2008年球季的表现太亮眼了。虽然出赛不多,郭泓志共投了42场(包含先发3场)、主投80局,防御率2.14,获得5胜3败战绩。但小小郭只被敲出60支安打,并且送出多达96次三振。前后经历过4次手术,历时将近8年的复健生涯,始终没有让郭泓志放弃棒球这条路,“如果他没有决心,他就只是无名小卒。”大联盟官网如此形容他。

意志力:一定要重登投手丘

将时间回到2年前,郭泓志引起世人注目的那场比赛,美国时间2006年9月8日,他首度在大联盟担任先发登板。
那一场,郭泓志以时速高达96英哩(相当于155公里)、他最擅长的速球,三振了7名打者,投完6局后,率道奇队以5:0打败大都会队。

郭泓志终于赢得他生平第一场大联盟的胜投。
当时,他已经到美国7年,手肘开过3次刀,其中包含2次著名的Tommy John韧带重建手术,在多数人仍对他的手肘感到存疑时,郭泓志的这场胜投,等于以全场的欢呼声共同见证过去7年漫长的复健之路,没有白费。
正当大家以为郭泓志已经苦尽甘来时,没想到2007年,他又因为手肘的碎骨影响投球,在7月23日、他26岁生日那天,郭泓志决定开第4次刀。

跟Tommy John韧带重建手术比起来,这次只是开刀将一些增生的碎骨取出,手术虽只花25分钟,但是对郭泓志而言,又是一次复健、修养,以及球季宣告报销无法出赛的折磨。
很多运动员在受伤之后,一蹶不振,怎么样也无法回到原本的状态;因为体能可以训练、姿势可以调整,但是被消磨的意志力,却怎么救也救不回来。

郭泓志依靠的,是一股无比执著的个性,坚持到底,绝不让自己的意志有一丝消沉,他告诉自己:非得重返投手丘不可。
早在郭泓志高中时期,他就是台湾棒球界的明日之星,可以投出150公里以上的快速球,加上是少有的左投手,很快就被国外球探相中。才高中毕业18岁的年纪,美国洛杉矶道奇队以125万美元(约台币4,033万元)签约金,签下郭泓志,开始他在美国职棒的生涯。

原以为到美国打球后,一切可以一帆风顺,怎么也料不到竟会是一段布满荆棘的职棒生涯。当时郭泓志还是中华青棒代表队的一员,与道奇签约后,无法在IBA青棒赛及亚洲赛出赛,被中华棒协开除,更被当时的媒体严厉批评;加上他涉世未深,与经纪人签下佣金比率高达20%的不平等“吸金”合约,让美国职棒生涯的第一步就蒙上阴影,陷入被恶意剥削的处境。
但这些都不影响他想在异乡闯荡的企图。“刚去到那,每一件事情都很新鲜,什么都不懂,但也什么都不怕,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挡我。”

就当郭泓志准备大显身手时,展开的却是一连串开刀、复健、开刀、复健的恶梦。
郭泓志在小联盟1A的第一场处女秀,先发的3局中,连续三振了6个人,而且都是高达150公里以上的速球,让场边的球探惊呼这样年轻的选手竟有如此实力。就在奋力投出倒数第二球时,郭泓志听到自己左手传出“啪、啪”二声,当时并不晓得,自己左手的韧带已经断了,忍痛继续投完那一局的最后一颗球,结果也是那次球季的最后一颗球。

第1次TJ手术:要开就开吧
被诊断出必须接受Tommy John手术时,郭泓志其实没有想太多,只觉得“喔,既然医生说要开刀,那就开刀吧!”心中根本没想过,可能有一天自己再也没办法投球。

他不怕开刀,“哪个运动不会受伤的?”郭泓志试着轻松看待,但此后将近2年的复健生活,才是真正难熬的地方。
“前1、2年复健,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动作,重复著很单调的事情,累的时候会特别想念家人、想念台湾,”他描述当时的心情说。失去球场,等于失去了舞台,郭泓志难掩失落;更在开刀后的几个月,传来父亲病逝的消息,因为兵役问题,郭泓志无法即时回台奔丧,身心备受煎熬。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适应美国的生活,英文不好,哪里都不敢去,也没有人可以讲英文,”郭泓志回想,“我常常会自己拿着纸,听听音乐、写写字,过几天,我再把写过字的纸拿出来,假装好像有熟悉的中文字可以看。”说完他停了一会,看是不是每个人都听得懂他的冷笑话。

这时候经纪人岩元理惠在旁插话说,郭泓志特别爱讲冷笑话,常常让人当下摸不著头绪,是个不折不扣的冷面笑匠。
在场的人配合地跟着笑起来,郭泓志脸上透出一种调皮又混杂得意的表情,似乎对自己的冷笑话觉得很满意。但隐藏在这些笑话的背后,其实是不为人知的辛苦、挣扎。当时的郭泓志没有其他选项,只有往前看,努力做好每天该做的复健工作。
第2次TJ手术:萌生放弃念头
2002年釜山亚运,中华队征召复健中的郭泓志回台打球,结果几场球下来,表现并不理想,再加上检查出韧带置换的地方有“打结”情形,因此必须再次开刀做清理。2003年,郭泓志又因手肘韧带纤维化的情况,必须再次进行Tommy John手术。远在台湾的母亲天天以打电话、传短信的方式关心他,“第1次开刀,妈妈叫我要保重,认真做复健;但是,开第2次刀时,妈妈说,如果真的不开心就回来,不要硬撑。”面对亲情呼唤跟备受打击的自信,要回去?要继续?郭泓志陷入天人交战。

但球队找来也曾动过两次Tommy John手术的知名投手崔佛特(Darren Dreifort)鼓励他:“我30岁开第2次韧带重建手术,现在还在场上投球,你才22岁,你一定也可以。”隔天好像就不会痛了,所以就继续吧!

谈起那段时间心情的波涛汹涌,郭泓志显得非常真实,没有保留,也不刻意包装。“在我的人生里面,我不止一次想放弃棒球,”他坦率地说。对于外界赋予他“永不放弃”的形象,他自己却似乎不太以为然,“我常常告诉自己,如果明天练习的时候,手还是会痛,我就放弃不投了。”只是,不知道是老天眷顾,还是天生离不开棒球这条路,尽管软弱确实存在,但斗志的力量更大。“隔天,好像就觉得比较不会痛了,所以就继续吧!”郭泓志笑着说。

其实,一路走来的起起伏伏,只有郭泓志点滴在心,最后终归成简单的一句话:“啊……,我怎么放弃的了啊?棒球是我的兴趣,也是我唯一会的事情。”失去过,他更懂得珍惜;受伤过的地方,复原后也让他变得更坚强。“我能再投球,是上天给我最好的礼物。”这是郭泓志现在的写照:他把每一球都当作是这生的“最后一球”,“豁出去,用力丢就对了!”

郭泓志受伤大事纪
★2000年4月进行第1次手肘韧带重建手术
★2002年釜山亚运结束后,进行手肘结缔组织清除手术
★2003年4月进行第2次手肘韧带重建手术
★2007年开季前因左肩伤势进伤兵名单
★2007年7月5日手肘发现碎骨,被放进60天伤兵名单
★2007年7月26日手肘关节镜手术,清除碎骨
★2008年整季出赛42场投80局,未进过伤兵名单
★2009年5月2日

揭秘伍兹受伤全过程 老虎第一次受伤去年七月份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6月18日 20:45 北京新浪网

  老虎伍兹带着美国公开赛的奖杯轻轻地步出多利松–带着比任何人想像的都更严重的左脚,他似乎命中注定要赢得这场胜利。一群小孩子呼喊着他的名字,老虎伍兹回过头来,向他们挥手示意。事实証明那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动作。再见,老虎!明年,我们再相会!

  当地时间星期三,老虎伍兹透露他带着左膝盖拉伤的肌腱至少打了10个月,在美国公开赛之前两个月,他遭受了双重应力性骨折。他表示会再一次动手术,这个赛季他都没有办法再比赛了。这意味着他年度最后两场大满贯赛以及莱德杯都无法参与。老虎伍兹在其官方网站上说:“现在,很明显,听从医生的建议才是正确的事情,我需要完成手术,将精力放在膝盖康复上。” 可以肯定,老虎伍兹参加美国公开赛并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回过头来看这个胜利更显得难能可贵。

  4月15日的手术清除了左膝盖的一些软骨组织,老虎伍兹有两个月时间没有参加比赛。在纪念高球赛即将开始的时候,他遭遇了左胫骨双重应力性骨折。老虎伍兹在佛罗里达看医生的时候,挥杆教练汉克-哈尼与他在一起,汉克-哈尼听到医生说老虎伍兹最好的治疗方案是三个星期用拐杖支撑,接下来休息三个星期。根据汉克-哈尼的描述,老虎伍兹当时看着医生,对他说:“我要打美国公开赛,我会赢得那场比赛。” 

  “随后他开始穿鞋。”汉克-哈尼回忆说,“他看着我对我说:‘汉克,来,我们今天开始练习推杆。’每天晚上,我都在想他不可能参加比赛。从餐桌到冰箱的30秒钟路程中,他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下。
  
“他不会错过多利松举行的美国公开赛。这里没有什么争论的余地。”
  
这一届美国公开赛注定要被议论许多年。
 
 尽管前交叉韧带拉伤,以及双重应力性骨折,老虎伍兹却赢得了一场他需要打五天的大满贯赛。在这场比赛中,他畏手畏脚,表情痛楚,可是他却打出了一系列可以彪炳汗青的卓越好杆。他总共打了91个洞,每天起来他的腿都严重过前一天,最终他在第19个加洞打败了洛克-梅迪亚特(Rocco Mediate)。“当我谈论高尔夫的时候,老虎是不计算入内的。”洛克-梅迪亚特星期一在延长赛结束之后说,“他不是凡人。”
  
32岁的老虎伍兹并没有说他什么时候动手术,可是他取消了星期二在底特律联信银行公园(Comerica Park)计划举行的教球活动。汉克-哈尼说普通的恢复期是6到8个月。这是五年之中,老虎伍兹对左膝盖所做的第三次手术。
  
“这里肯定有争论他是否应该着急回来参加美国公开赛。”他在IMG的经纪人马克-斯坦伯格(Mark Steinberg)说,“可是我想他从下个手术着急回来比赛的争论不会有了。他不再需要那么做了。奥古斯塔要到明年四月份。如果事态按照计划发展,他能够打一到三场比赛。”
 
 老虎伍兹第一次接触汉克-哈尼是在2002年年底,当时他想修正猛烈的挥杆,该挥杆给他的左膝盖施加了巨大压力。汉克-哈尼怀疑疼痛一直在增加,在去年的英国公开赛之后,老虎伍兹不同寻常地停止练球。

[……]

Read more

分类: 教室及研习讯息,Studio | 标签: , | 发布留言

第三周5/30 Level 1,3重点整理-神经+呼吸+循环系统,经络子午流注

Dear Level 3的同学:

健康的定义是什么?不生病。错!

何谓不生病,“自我感觉”良好?! 感觉,是最易受心绪影响。

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的状态而不自知,也就是身体开始退化,但没有觉知。例如:练习瑜伽过头,mulabandha收缩到子宫从软变硬,导致月经周期变短,血量变少,还很开心地认为这是好现象。感觉好开心!实际上是干扰身体女性荷尔蒙分泌,将自己推向早发性更年期而不知。

不孕,月经周期变乱,肌肉过度发达,体态变得刚强,这些都是症状,但唯有出现早发性更年期症状,人们才会惊觉事态严重性。这种现象早年都出现在训练女性运动员身上,当时的教练无知到以为月经没来才表示训练成功,因为月经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滴滴答答流不停,会影响运动的表现。

但,现在很多女性狂热的练习者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真是令人感到不安。当年的训练完全是土法炼钢,现已扬弃不用。但现在的瑜伽练习者,在无知的状况下又重蹈覆辙,只能说他们已成为瑜伽体位法的俘虏,到底是谁在练谁,谁才是谁的主人。

魔戒,这部片子为何感动人心,因为它永远在探讨一个主题,人性。当人性在面对欲望时,每个人内心深处所呈现的爱欲纠葛,无论是光明或黑暗,在魔戒的诱惑下,无所遁形。

体位法,就是魔戒的化身,让人们忘了内心真正的主人──灵性。

这是我们在第二周的上课内容,但第三周又帮大家复习一下。

先知者,先觉;后知者,后觉;不知者,不觉。许多人在练习瑜伽时,心完全处在不知也不觉的状态,完全投入在老师的指令里,若是突然停止指令,便一脸茫然,若要再重新温习刚刚所教的动作,多半呆若木鸡。不知道,刚刚到底做了哪些动作。

动作快,一点都不难;动作慢,才是最难学的。愈慢的动作,愈须要深沈的呼吸及扎根的核心。呼吸,伴随着能量,吸进prana,吐出apana,愈慢的吸,才能将肺泡完全张开,才能唤醒最精细的神经网络及内分泌系统。

西医的理论在人体的构造及功能上是强项,但对于人体的能量流动则付之厥如,但中医的经络则能补其不足之处。

这周,我们谈到了子午流注。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中医的宇宙观着重在天、地、人三者合一。人体的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的影响。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三者的关系如下:

子午流注

时间 时辰           经络 / 脏腑

23:00 – 1:00     子时  胆

1:00 – 3:00       丑时  肝

3:00 – 5:00       寅时 肺

5:00 – 7:00       卯时  大肠

7:00 – 9:00       辰时 胃

9:00 – 11:00    巳时 脾

11:00 – 13:00  午时 心

13:00 – 15:00 未时  小肠

15:00 – 17:00 申时 膀胱

17:00 – 19:00 酉时 肾

19:00 – 21:00 戌时 心包

21:00 – 23:00 亥时 三焦

在Level 3希望同学能对经络有一基本认识,至少要知道如何扫经,以及每一条经络的起止点,在当令时段扫经可以让该经络运行的更顺畅,记得:每一条经络都必须处在平衡状态,气盛或气衰都不佳,会造成相关脏腑的不适。若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有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不过,由于脏腑互相影响,也有可能出于其他脏腑。

举例说明

病症 :头痛、目赤、失眠、脾胃不适、消化不良

问题 :工作、应酬繁忙,经常过了半夜两、三点才入睡

解释 :晚上11时至凌晨1时行的是胆经,凌晨一点到三点走的是肝经。若此时熬夜肝火便会上升,以致头痛充血、感到不适。同时由于肝气上升,影响脾胃,胃也会疼。以阴阳五行来解释,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因此肝若不适,胃脾亦有问题。

同学只要有这一点认识就够了,主要是因为经络是能量的管道,当呼吸法练到很深沈时,可以启动经络的行气。这点和筋膜有异曲同工之妙。

呼吸系统重要性

没有呼吸就没有瑜伽,呼吸是最重要的,在瑜伽的八支精神中,PRANAYAMA排名第四,生命能量控制法,但要先学会呼吸的基本原理,才能做到很精细。而且呼吸很浅会造成筋膜长期紧绷,循环会变差….彼此恶性循环.

指定观赏影集如下:

呼吸系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iT621PrrO0

从鼻到肺泡整个呼吸系统但真正的气体交换只发生在肺泡,因此,深沈的呼吸才是真正有效的呼吸

肺泡的气体交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J8KFmoylEs&NR=1

注意二氧化碳及氧气是如何交换

气胸http://www.youtube.com/watch?v=HMRdAhPLWQ4

指气体在没有任何外在因素下,从肺中漏出且不正常地聚积在肋膜腔中。男多于女,好发在40岁以下。患者体型多是瘦高型的,病灶大部分位于肺尖部位的囊泡(bleb)。成因与气道发炎、抽烟有很高相关性(92%)。可能的原因是瘦高型的患者,其肺顶部的肋膜腔负压相对较大,长期下来就较易形成肋膜下囊泡。

负压是一个气压的相对值,所以胸腔肋膜是一封闭空间,其压力和肺脏相比是低于大气压力(760 mmHg),约756mmHg,故肋膜腔是负压状态,肺脏得以扩张,因为在呼吸时,外界的大气压力大于肺泡内的压力,故氧气会流入肺泡内。且肋膜腔是负压状态,故在进行气体交换时,肺脏得以以扩张。记得,SARS期间,负压离病房就是利用室内外的气压差异,借着空气由高压区往低压区流动的特性,使室外周围的空气仅向室内负压区流动。

漂亮的肺,外头有一层透明封密式的膜,称为肋膜,与肺相比该区是负压,可令肺扩张.

万一有一把刀刺入,会造成肋膜腔由负压变成正压,这时,肺会萎缩,导致呼吸困难,胸闷不适….很可怕!因为快要喘不过气!!

请不要拔刀,赶快到医院急救.拔出来会更惨,血会喷出来,而且肺会塌得更厉害!!

气胸有分为自发性气胸,系指肺部的肺泡破裂后导致肺泡内气体外露,气体不正常地聚积在肋膜中,进而压迫肺脏,病灶大部分位于肺尖部位的囊泡(bleb)。很可怕,自己会产生气胸,不用别人刺….所以呼吸法真的很重要.

循环系统重要性

活着,是因为心在跳,心为何而跳,不是脸红是因为它是循环系统的马达,永不断电。。。。很难说,若马达有问题,就会脸涨红,手掌的微血管循环变差老是红炵炵的,常感到有气无力,有个同学说,她得了懒病,因为心脏无力,所以做任何事都懒洋洋的。只听过懒猴,懒病倒是第一次听到,但十分贴切。她上一对一,就会偷懒,但改上团体课后,懒病就好了,因为她看到旁边同学七十多岁了,精力还很旺盛。

瑜伽人应该在练习时,进入瑜伽第五支的精神感官收摄Pratyahara。这时,整个会听到整个循环系统的声音,那是一种共振的协奏曲,记得,身体就是一个交响乐团,永远要记得。

Pratyahara

or the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is the fifth element among the Eight stages of Patanjali’s Ashtanga Yoga [1], as mentioned in his classical work,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written in 2 BCE [2].

It is a bridge between the bahiranga (external) aspects of yoga namely, 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and the antaranga (internal) yoga. Having actualized the pratyahara stage, a practitioner is able to effectively engage into the practice of Samyama. At the stage of pratyahara,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dividual is internalized in order that the sensations from the senses of taste, touch, sight, hearing and smell don’t reach their respective centers in the brain and takes the sadhaka (practitioner) to next stages of Yoga, namely Dharana (concentration) and Dhyana (meditation), and Samadhi (mystical absorption), being the aim of all Yogic practic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atyahara

循环系统-介绍体循环及肺循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jznS5psypI

认识心脏-http://www.youtube.com/watch?v=4ZzuqBM8nPU&feature=related

会提到心房心室,上下腔有静脉及肺动脉及肺静脉,主动脉等等。。。这些都和瑜伽练习有关。因为深沈的呼吸是协助心脏以最省力的方式达到最大的功。这样的心脏用到老都是有活力的。

我们还提到横膈膜及髂腰肌之间的关联,因此,《庄子》有云:“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呼吸和踵(足跟)有关?呼吸和下半身有关,因为在解剖学来看,横膈膜下脚是和髂腰肌相连,而髂腰是唯一一条串连上下半身的肌肉。走路可以治百病,但走路不当也会致百病。

接着我们提到三个bandha,这三个锁印都是利用压力差的原理去创造一个对脏腑的压力,其中一个目的是净化器官并提升能量。但要练习之前必须先排除许多禁忌症,否则会愈练愈糟。

最后,筋膜要各位回去先复习,因为那是整个筋与肉串连的概念,必须先复习才会有概念。

Dear Level 1的同学: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讲什么?骨骼系统,脊椎的组成....

不对,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讲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才是真正的主角,就像无敌铁金刚一样,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位在控制室的小小地方才是真正的核心.

脊椎,不要让它变形,因为会危及神经系统.所以在认识脊椎之前,必须先对神经系统有全面认识,这个软如豆花的构造,其实扮演着非常重大的角色,远远超乎你的想像.若你仍执著于体位法的追求,而忽略了每个人的脊椎有其先天的限制.例如:有人可以下腰抓到后脚跟,甚至到膝窝,这一点都不值得羡慕,因为他的椎间盘已经被挤压到脱水了,下一步就是等著椎间盘凸出.

但,很多人没有这个观念,只会齐头式地学习各种高难度的体位法,在几年之后,那些鲁肉脚的同学,反而脊椎健康有活力,倒是练过头的人,会有经年性的腰酸及手臂发麻.这么说,到底谁才是值得羡慕的呢!

体位法只所以要求alignment正位,是因为关节位置正确,可以保护神经不会被压迫.脊椎与头盖骨这么硬,就是要保护着中枢脊髓神经系统,这条像豆花一样软的东西,而人的头脑是由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所组成的, 这些神经细胞是专门传递电讯号的细胞,当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接收到神经传导物质时, 神经细胞便会产生动作电位以传递讯息.

神经细胞为何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必须保持活化的状态,不要老是在惯性动作打转,大脑要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例如:学习,不断保持学习,不要维持僵化的体位法训练模式,也是一种身体的学习.那天,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让大家做几个动作之后,再重复,结果一般人只能记到三个动作,最后四个全忘了….这是记忆开始退化的象征.

在测试小脑的动作,我们也试了手指触鼻尖的游戏,发现左手比右手弱,在精细动作的操控上,不灵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四肢緃然发达,但脑袋已经不灵光了…最可怕的是,将来老了容易得失智症或是帕金森氏症,像作曲家李泰祥一样….现在,要有一个观念,锻炼大脑比锻炼体位法还重要.但那是一般人.

瑜伽人是,锻炼心比锻炼大脑还重要.八风吹不动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大脑皮层Somatosensory Cortex主要体觉皮质区

.那天,我们在玩的测试,就是在玩身体的触觉游戏,想想看,笔点在手上或是背上,那一种感觉比较强烈,的身体能详述手被点到的位置,而背就不太行。

为什么,答案在各位的:大脑皮层Somatosensory Cortex主要体觉皮质区。所有我们身上受器接受到的感觉(触摸、痛楚、温度等)都会经由神经送到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这是人体对外界接收的终端。Somatosensory Cortex是依照人体每个地方的受器密度与数量不同,按比例画分给这些接受器(每个受器在这皮层都有一个对应位置,依照人体受器密度与数量,可画出一个人形图,称做Homunculus)构成Somatotopic Map。一般而言,手的受器密度最高,而背部则受器较少

How the Body Works brain and think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AYMLYd4PV4&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QAAkSPMFfc&feature=related

大脑皮质区 功能

前额叶皮质区 (Prefrontal Cortex) 解决问题, 情绪

运动联合区 (Motor Association Cortex) 调控复杂的运动

主要运动皮质区 (Primary Motor Cortex) 启始自主性运动

主要体觉皮质区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触觉资讯

感觉联合区 (Sensory Association Area) 处理各种感觉讯息

视觉联合区 (Visual Association Area) 处理复杂的视觉讯号

视觉皮质区 (Visual Cortex) 侦测较为简单的视讯刺激

韦尼克氏区 (Wernicke’s Area) 语言的理解

听觉联合区 (Auditory Association Area) 处理复杂的听觉讯号

听觉皮质区 (Auditory Cortex) 音质的侦测 (声音大小、音质)

布洛卡氏区 (Speech Center (Broca’s Area)) 语言的启始中心

Brain Anatomy and Functions大脑解剖学及功能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GlfcP3ATI&feature=related

Human anatomy :Brain 大脑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Ae3mk1koQ&feature=related

补充文字资料===脑的学习:http://home.educities.edu.tw/wei3128/weicognition/brainbased1.htm(必读…)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中枢神经系统可被分为两个部份: 大脑 (brain) 和脊椎 (spinal cord)。

CNS

一个正常成人的大脑约有1.3到1.4公斤重, 其中约包含了上千亿的神经细胞 (nerve cell, neuron) 以及数以兆计的神经胶质细胞 (glial cell)。神经细胞会从本体处长出触手状的组织, 称为轴突(axons)和树突(dendrites). 树突负责将资讯带回细胞; 而轴突则是负责将讯息传递出去.神经细胞会利用化学和电讯号与其它细胞沟通.神经细胞有特化的组织(如 ,突触), 以及化学物质(如 神经传导物质).

http://life.nthu.edu.tw/~g864264/Neuroscience/neuron/intro.htm

神经胶细胞的性质

神经胶细胞(glial cells),分布于中枢与周边神经系统内,主要是对神经元提供各种保护与支持作用。这些神经胶细胞,层层包裹缠绕在轴突上,此模状构造称为髓鞘(myelin)。具有髓鞘的轴突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远快于不具有髓鞘的轴突,主要是可作快速的跳跃式传递。

成年人的脊髓重约35~40公克, 长约43~45公分。脊髓外围有着坚硬的脊椎骨 (vertebral column) 作为保护以及支撑脊髓之用,其长度约有70公分。

PNS

周边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周边神经系统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部份: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 以及自主神经系统 (antonomic nervous system)

躯体神经系统中的感觉神经纤维 (sensory nerve fibers) 可将身体各部份的感觉器官所搜集到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资讯传送到大脑或脊髓。而运动神经纤维 (motor nerve fibers) 则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所下达的命令传到骨骼肌以产生所需的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包含了交感神经系统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以及副交感神经系统 (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其功能主要在于调控内脏的平滑肌运动以及内分泌腺体产生内分泌激素。

神经系统http://www.youtube.com/watch?v=i-NgGKSNiNw

中文发音的神经系统http://www.youtube.com/watch?v=O40dVixzvXc&feature=related

癫痫The Human Body – Aproach To Epilepsyhttp://www.youtube.com/watch?v=iYkWt1erux4&feature=related

神经传导http://www.youtube.com/watch?v=FZ3401XVYww&feature=related

脊椎变形与神经压迫

长骨刺或椎间盘凸出,是最常见的,瑜伽老师也不例外,因为过度滥用,使用次数过度频繁,也会.但,一般人更容易,尤其是上班族.许多人来学习瑜伽,是因为希望将身体练好,因此学生当中多半有隐形的椎间盘病变者,但他们不自知,老师也没有概念,大家上课时,完全沈醉在追求高难度的技巧里,利用辅具或是一些调整手法是可以让人享受各种奇形怪状的瑜伽动作,但那全是虚假的,因为真正的瑜伽动作,必须靠核心与呼吸及长期的马步训练.在做倒立时,必须时时维持颈椎是伸长一直延伸到坐骨,这还必须在每一个动作注意呼吸的深度.以及检查学生是否有用错力.

最重要的是,在做动作之前,老师就必须看出学生的颈椎状况,而不是齐头式的一起练习…对于侧弯的人来说,倒立会更恶化脊椎.但何时人们才会警醒…可能要有一次痛彻心扉的痛,再加上医师一句:再练,就有可能会瘫痪….,但那就太晚了…因为身体的结构已经变形了.

以下是某位老师的MRI片子,各位可以看到许多椎间盘都脱水,有一两处已变形长骨刺,但更多椎体也开始轻微变形.这位老师的片子,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还有练得比这个更糟的状况.

案例一:颈椎椎间盘凸出及长骨刺

案例二:颈椎椎间盘凸出

Fig 1. Sagittal MRI of the cervical spine demonstrating evidence of disc herniation at C5-6 and C6-7在第五六及第六七的椎间盘都有凸出,快压到脊髓神经.

Fig. 2. Axial images reveal a bilobed (double) focal protrusion at C5-6

Fig 3. Axial images reveal a central focal protrusion at C6-7

案例三:腰椎腰间盘凸出

Fig. A. Sagittal MRI image of the lumbar spine demonstrating a large focal protrusion (disc herniation).在S1下缘有很明显椎间盘凸出,已经压到神经了.只要是 SI 支配的地方都会受影响.

Fig. B. Axial slices throught the same intervertebral segment confirm a large central and slightly to the left focal protrusion, dorsally displacing the left S1 nerve root.

Information from:http://www.vancouverspinedoctor.com/herniated-disc.php

[……]

Read more

分类: 教室及研习讯息,Studio | 标签: , , , , , , |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