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走路吗?这句可不是废话哟,因为有可能你以为你会走,但其实你是以你不会走路的方式在走路,然后...以为自己会走路.呵~~~真是有够绕口令的.
山式要学好,学问很大,但最大的学问来自脚底
走路时,脚要承受压力约等于自己的体重,若可以,每天走个一万步,是健身的好方法.若跑步,注意了,脚承受的压力达体重的3-4倍,因此,学会瑜伽之前请先学会如何爱护你的脚。在点头之前请先看自己的脚底,有长茧就表示走路时的重心并未完全分散在脚底,而是偏重在长茧的部位,导致长期的受压之后,脚底的皮就愈来愈厚,那就是长茧的由来。
会对脚底有兴趣,是因为前些天接受严菀华老师的邀请,和师资研习班的老师一起分享:从山式看体位法的变化。这个主题是山式,TADASANA,像山一样稳定地站着,取山势雄伟,屹力不摇之意境。各位想要学好瑜伽,不把山式练好就如同骑技不良但却妄想马上射箭是同样的道理。
山式要学好,学问很大,但最大的学问来自脚底,脚底的骨头有26块,同学这可是一只脚,两只脚就是52块,想想一个人全身也大概是206块骨头不等,脚底的骨头就占了1/4,同时双足有29个关节,42条肌肉及25条肌腱,上帝如此安排必有旨意,很简单,就是希望让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但前提是:脚底必须是可以承重,并提供人体一个平台和支点。

上图:看看一个山式有这么多注意事项,谁敢说山式很简单,愈简单的动作愈不简单,同学,加油吧!不要成天想飞,先把脚深扎大地比较实在.
三寸金莲与天足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曾如此说道:人类足部是“艺术的精品与工程学的杰作”。相信恋足癖的人一定深有同感。但人的审美观是不断改变,想想清末之前对男人对女人三寸金莲之迷恋,令今人不免眼界大开,但不管如何歌颂,可以确定的是,裹小脚的人铁定做不好山式。哈~~只要你看过裹小脚那变形的脚趾包证吃不下饭,你可以试试将四趾折在大脚趾的后面,然后再站起来走路,很难折,对不对,那没办法可能要用绷带缠住,再不行就用𨱍头敲下去,不要打到骨折要有点半脱位就行了,这样才能“柳腰纤细掌中轻”走起路来才能摇曳生姿,令男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情。
真是太恐怖的审美观了,裹小脚讲白一点,就是让脚的功能残废,这样女人就跑不远,跳不高,还好,唐朝的女人不用吃这种苦,因为这项陋习据传是在南唐李后主也就是李煜才开始的,在宋元明清盛行。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李后主是谁,那首有名的诗词“虞美人”即是他的作品,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各位要珍惜自己的天足,天足就是珍惜与生俱来的大足,像瑜伽要求的体位法,无一不从脚底开始,从脚趾到足弓到脚跟,每一个部位要求到发挥得淋漓尽,要灵活又要稳定,像蛇又像山,这是瑜伽人对脚底的要求,脚要稳定,才能做一系列的站姿动作。但,脚底要受力平均,下半身的肌耐力要先练好,稳定度要够,才能做各种单脚站立的动作,如舞王式,呵~~如果想练的话;或是做单脚直立,用手抓另一只去碰头,这是ASHTANGA的动作Utthita hasta padangusthasana。但没有稳定的脚底及强而有力的股四头肌是很容易伤到下面那只脚的膝盖。
上图:正宗三寸金莲,很可怕吧!同学,那种脚是绝对无法做瑜伽的.没有足弓就算了,连脚趾都不见了只剩大姆趾,以前的男人真是变态到可以,竟把女人的脚搞成那副惨状,害我看了有点反胃.
下梁不正上梁歪
可是那天研习时,发现很多人的脚都有问题,有些人是内侧足弓塌陷,或是刚好相反,内侧足弓过高,就是俗称的高弓足,脚背很拱,脚底可以塞进去三四个手指头,有些是脚趾紧缩在一起,无法十趾分开,然后一趾一趾地放下去,有些人是有姆趾外翻的倾向,就是大姆趾边边特别凸出,但最常见的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长茧,呵~~别紧张,长茧不会死人,只是在告诉你,重心分配不平均,正常的脚是不会长茧的,若穿高跟鞋也不会,所以仔细检查自己的脚看看长茧的部位,就可以推论自己受力的位置,像我也有一点,茧就长在第一蹠骨和第二蹠骨中间,(注:“蹠骨”唸直骨不是唸甘蔗的蔗骨),是不会太严重,但表示我的重心有偏前,而且偏大姆趾侧。你可以去拿一双常穿的球鞋,去检查纹路,就可以知道自己鞋底磨损的位置和长茧的位置一定是相呼应。不过,我例外,因为我常换鞋穿,所以不太准,其实看球鞋是最准的,如果你常穿球鞋的话。
除了从脚底看玄机之外,其实从后面看足跟,也可以看出问题来。
根据统计,人的基本足型有正中足、内旋足与外旋足,正中足只占百分之六十,就是足跟垂直朝向地板,30%为内旋足,就是足底内侧边缘着地脚板有点外翻,外旋足则症状相反,只占10%,但二者都会产生伤害,其中外旋足则较易出现腰酸背痛,严重一点,甚至还会出现足弓痛、足蹠骨头疼痛、足茧的生长,至于内旋足则也会出现足弓痛,足底筋膜炎、蹠骨头痛、胫后肌肌腱炎与足跟垫症候群。


左上:是高弓足,中间则是正常足弓,下方是扁平足.
右图:左脚是正中足,右脚是内旋足.
下图则是扁平足的局部特写镜头,足底的拱桥几乎没了.真惨,真是先天骨头排列异常,要多做脚底动作可以强化足弓.

想知道自己的足型正不正,找个人往后看就知道了。或是看看鞋跟处的磨痕也可知一二。
那天看了一些同学的脚,有些人的脚都没有长茧,白嫩嫩的,看起来不错,但站好时脚底的足弓完全消失,也就是扁平足,扁平足的脚因为没有内侧足弓,所以就丧失了吸震的效果,就好像不小心撞到墙一样,如果胸部够大,是不太会肋骨骨折,飞机场的同学就要小心了,因为没有避震系统,粉危险,所以千万不要骨质疏松,要多练负重的动作,如拜日式就是属于一连系的flow yoga,尤其是棒式,又叫平板式,撑在那里,像是要做伏地挺身一样。
扯远了,现在要来看看扁平足是如何测试的,你可以将脚平放,用力回勾脚底,若有弧度,但一站起来弧度就不见了,那是假性的扁平足,筋膜垮了,没有弹性,可以靠瑜伽来强化脚底筋膜的力量。但,若无论用站用坐,脚底仍是平平的,那就是真的扁平足,因为那是先天足底构造异常,就像是一座拱桥,但一点也不拱,这就丧失了内侧足弓应有的弧度,走远路或跑起步来会非常的吃力,而且久了,小腿肚会易酸膝也会有问题,虽然老天忘了给足弓但练瑜伽还是有效的,至少可以减缓足底的压力,内侧足弓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供足底小关节的稳定度,并交替地收缩内部和外部的肌肉,以产生有效的力距,其由长足底肌腱和短足底肌腱支撑,在动态时,则由胫前肌和胫后肌支持。这段看不懂,是正常的。但以下我的故事,可以让你看的比较懂。
穿凉鞋狂奔的代价
那天到淡水上课,下了课走了十五分钟的路,到捷运站才发现钱包没带,放在教室,真是晴天霹雳,我赶紧打手机给班长,没想到班长好像换电话,对方直说找错人,想搭出租车去教室,身上一毛钱也没有,万一到教室发现钱包不见,那我拿什么给司机。
想想,钱包里有所有的证件,时间一秒一秒流失,下一堂又在台北市区,我急到都快脑中风了,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跑步回去教室好了,可是该死的是,那天我怕淡水下雨,竟穿了凉鞋,平常逛街也还ok,但穿凉鞋狂奔在淡水街头可就一点也不妙了,我用吃奶的力量全力冲刺,总算冲到教室,一看!人都跑光了,心头一震,完了,没救了,还好,再仔细一瞄,看到我的钱包仍搁在角落没人动,于是抓了钱包就想冲回捷运站,赶紧在半山坡上拦出租车,但山腰的巷子里车子很少,老人倒挺多的,只好又用力往山下冲,一路夹着凉鞋跑回捷运站。稍事喘息之后,才发现大姆趾和第二姆趾的中间,怪怪的,我想,嘿~~一定是我的伸姆长肌有问题,之前有被考过这个部位,所以永远不会忘记,所以就拚死揉它,没想到,后来我的临床指导老师胡sir说,非也!应该是胫前肌出问题,天啊是tibialis anterior,可是它的位置和我痛的位置有点不太一样,我回答。胡sir说,你再按按看,顺着它的上游就在膝下外侧那,果然一用力按,会疼耶!!!
现在,我又多认识一个好朋友,那就是胫前肌,因为当你在跑步时,脚趾要朝上,一定要胫前肌和伸姆长肌共同来支撑,像我这个笨蛋穿着凉鞋狂奔,嘿,可不是裸奔啊!这般如此让它过劳,现在走起路来都还会有点痛,真的是给它寸步难行,补充一下:老人家走路会跌倒,多半是脚趾朝上的功能退化。但,我犯疼,可不是因为胫前肌在疼,而是那条被我误会而揉得死去活来的伸姆长肌在疼,为什么会疼的地方反而不是引起疼痛的元凶,原因就在“转移痛”Referred Pain的观念,所以只会唸书但有唸没有通,缺少丰富的临床经验,可是会变成江湖郎中的啊。
想想,真是猪头的可以,没按到元凶,反而是抓到路人甲,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一次中美俄三国的情报人员在山里比赛抓兔子,结果台湾情报局很快就传出捷报,只见那只被扼住喉头的松鼠不断鬼叫,不要再打我了,我承认我不是松鼠,我是一只小白兔。
哈~~~我可怜的伸姆长肌。我承认你真的是哈姆太郎的好朋友,你绝不是胫前肌。虽然你们住的很近。猜猜看哪一条是胫前肌,用用脑筋想一想.


PS:有同学问:高弓足该如何?
高弓足的脚,会比较拱,脚趾会变形像爪型趾Claw toes一样,严重一点就要看医师,但可以勤练脚趾握拳然后十趾朝上的动作,然后没事就站在浴室门槛上,拉拉小腿肚的肌肉,可以放松脚底筋膜,会拱就是因为筋膜过紧,所以:欠什么,就补什么。反向操作就对了,但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忏悔,对十根脚趾头悔改,从感恩中出发,从谦卑中做起,呵~~好熟悉的台词,别想太多,做就对了!!
补充资料
腰酸背痛,竟是因为外旋足所引起《2007/09/22 20:02》
记者关嘉庆/台北报导
千万不要疏于照顾自己的双足,在物理治疗门诊里,有不少人被诊断腰酸背痛是因为有外旋足所引起,在经由制作一双合脚的护垫后,才获得改善!
台大医院物理治疗师林训正指出,人的双足有 52块骨头,约占全身 206块骨头的 1/4,同时含有 29个关节, 42条肌肉及 25条肌腱,但是双足的全部体积占不到全身的 5%,却得要承受全身的体重,使得双足很容易受到伤害外,腰酸背痛也有可能是因为双足受伤而导致。
林训正物理治疗师表示,人的基本足型有正中足、内旋足与外旋足,内旋足与外旋足易都会产生伤害,其中外旋足则较易出现腰酸背痛,还不只此,甚至还会出现足弓痛、足蹠骨头疼痛、足茧的生长,至于内旋足则也会出现足弓痛,足底筋膜炎、蹠骨头痛、胫后肌肌腱炎与足跟垫症候群。
林训正指出,当出现内旋足或是外旋足时,可以透过足底护垫来改善,由于足底护垫可以有效支撑足部,不但可改善平衡功能,控制足部动作以及改变足部承重的路径,甚至可支持已固定变形的足部,可以达到减轻足部疼痛目的。
足底护垫的种类有软式足垫、半硬式足垫与硬式足垫;林训正物理治疗师表示,足底护垫的制作得依据每个人的足型来订作,先评估好个人足部的姿势,再借由石膏打模,才能设计出适合自己支撑的足底护垫。
另外,林训正也建议鞋子的选用要有基本要求,他说,鞋子的长度应依自己脚长再加一公分,大约是可放一个食指宽度较适宜,至于鞋子的宽度则要与蹠跟距离适当,鞋头高度也要合适,而且鞋帮后跟要硬,才可保护足部。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