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彭士峰

一個瑜伽狂熱者的來信

Judy老師您好:

我學瑜珈大概五六年了。一開始接觸瑜珈就令我深深著迷,它像是嗎啡一樣令人上癮,無法自拔,我想,如果它是一種宗教,我無疑是它虔誠的信徒。

持續好久的時間,如果工作允許,我幾乎一星期有六天會去上瑜珈課。一開始愛上Ashtanga,太多的Chaturanga讓我手臂變得粗壯(對一個女生而言實在蠻困擾的!!),加上進階動作常需要很強的肌力,尤其是核心的力量,但這正是我最弱的部分。在上伸展課程時發現自己的柔軟度比一般同學好,Ashtanga的挫折感加上Stretch的成就感,我開始愛上伸展瑜珈,而陰瑜珈也是我愛的課程之一,因為它真的能讓我完全放鬆。

這樣瘋狂的沉溺在瑜珈的世界裡,直到我發現右膝的疼痛已經使我連簡單的瑜珈動作都沒辦法做,我才驚覺它的嚴重性,對一個Yogaholic而言,因身體的病痛而無法繼續練習是件多麼殘忍的事!!透過同事的介紹我去求助彭士峰醫師,沒錯,就是在Judy Yoga教授AK的彭士峰博士,目前我仍在接受治療中,也因此中斷瑜珈課程一個月了。

學生時代只在國中的健康教育學過人體的構造,粗略的概念讓我對彭醫師的診斷結果也理解有限,大致上是:

1:關節與關節之間過度磨擦加速軟組織的老化( 鈣化)

2:頸椎第三節&右骨盆錯位

3:檢測發現我伸展過後的肌肉較伸展前無力

4:肌筋膜受損(令我驚訝的是,不只是右腳受損,而是全身!!)

5:韌帶可能因為不當的扭轉而有撕裂傷,嚴重甚至可能斷裂

彭醫師說他無法斷定這些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也是啦!他又不是神,也不是和我朝夕相處的人,怎麼有辦法斷言呢?!),但推測多少跟不當的瑜珈練習有關(天啊!瑜珈是我的神,說我是因它而受傷,這叫我情何以堪!太丟臉了吧!!不過即使我多麼不願意承認,聽完彭醫師的解釋,其實我心裡多少有點底了。)

他說他對瑜珈沒有太多的研究,所以很難明確告訴我甚麼動作不適合我做只是告訴我不要過度伸展讓關節過度摩擦等等,還說練瑜珈時不要跟別人比較,做到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即可,練瑜珈最重要的是練心,不在於體位法要練到多厲害等等。

其實我上課一點都沒有要和同學比較的心態,那些柔軟度較高的動作我是真的沒有勉強在做,是經過幾次練習就自然能做到的。曾經有個老師告訴我們,每次做動作要做到自己最大的極限,儘可能做到自己最大的伸展;而當你在課堂上做到比一般同學還極致的伸展,老師的一句”very good”會讓你更確定自己做的動作是對的。而且,當你筋骨拉開了,更大的伸展才會有肌肉拉扯到的感覺,可能因此口味會變得愈來越重吧!

但彭醫師卻說,拉鬆的韌帶更脆弱,更容易斷裂,這怎麼跟我在瑜珈課學到的觀念正好相反,陰瑜珈老師說伸展關節能強化結締組織。嗯~會不會是因為韌帶拉鬆了,更大的角度才能讓我有伸展的感覺,也因此關節扭曲的角度太大造成關節很大的壓力甚至受傷……

於是,我非常的confused,怎樣才叫過度的伸展?我要怎麼去判斷我做的動作對不對?什麼動作不適合我做?而怎樣的動作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傷害?,我很擔心這次病痛醫好了,不當的練習又會讓我再次受傷,我很想知道之前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所以我上網google,試著尋找是否有關於瑜珈運動傷害的文章,於是找到您的blog,又意外發現我的醫生竟然在您的瑜珈教室開班授課。真的好巧!而且發現原來他這麼專業,我這才放下心相信他可以將我醫好,嗯~真是不好意思!我的確在初期對他的醫術懷疑過。唉呦!畢竟這自然醫學對台灣絕大多數人而言確實是個陌生的醫療方式嘛!!

話說回來,其實之前我就曾不小心溜進您的樂活瑜珈醫學網站,當時覺得 哇!!這些文章也太專業了吧!是給醫學系的人看的吧?!所以馬上就默默地飄走……而這次不同,因為有所求吧,所以逼著自己耐著心去拜讀。我找到彭醫師提到的肌筋膜,當時第一次聽他提到這名詞時我真是一頭霧水,看了您的文章似懂非懂,實在不確定我理解的對不對,又看了幾篇您上AK的心得,一堆專有名詞加上沒看過實際的構造,對於沒有受過基本醫學常識的我真的有點難懂,但我深知我必須要了解這些。畢竟,說實在的,一般大型的瑜珈中心,一個班級可能有好幾十個人一起上課,老師根本無法照顧到每個人,而且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會仔細地講解每個動作,常常我們需要自己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去摸索,有時還不見得摸對了呢!而仿間大部分的瑜珈書也沒能深入的探討。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免重蹈覆輒,我一定得增加自己這方面的知識才行。

因為看了您介紹”瑜珈解剖書”,於是我昨天特地去書店逛逛,我買了但目前還只停留在第一章,大概翻了一下後面的內容才發現,哇~明明瑜珈是這麼好的運動,因為它幾乎可以鍛鍊到身體的每一吋肌肉,真的很了不起,但反觀我自己,真是汗顏,竟然練到讓自己受傷,哎呀!總之都是因為無知造成的……我又翻了一些其他相關的書,人體解剖之類的,實在難懂又無趣。

所以才想到回來寫這封信跟您求救,我想我應該從基本的東西學起,但不知從何開始,看到您那邊開很多課,可否麻煩您給我一些建議,我應該從哪方面課程開始入門,預計何時開課?另外,有沒有什麼書可以參考而且適合我的程度呢?

最後,謝謝您耐心的看完這封信~

Namaste!

2010/6/5 yifangchan

————————————————————————————————————————————-

Dear:

你並不是第一個寫這麼多感慨的話給我的人,並不是第一.所以,每每看了,心都會很疼,瑜伽老師的養成過於浮濫。只懂體位法,只懂這個流派的好處,不看經典,不重視靈性的修行,更不懂的是,尊重每個學生的身體,尊重的背後代表著一個瑜伽老師的專業能力,它不是指體位法編排的是否流暢,學生的感受是否舒服,它指的是,瑜伽老師的瑜伽醫學專業能力是否足夠。

請記得,不是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倒立,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學會劈腿.瑜伽是在學會平衡,身心處在中庸之道.

請不要把瑜伽變成一種狂熱,那是一種偏執,心的偏執.

“While I thought that I was learning how to live, I have been learning how to die.”

你以為你在學習生存,其實你在學習如何死亡。

Leonardo da Vinci達文西

文藝復興巨擎達文西的一番話,現在讀來,仍然深刻。Dear,你是練過頭了。在心的方面也是,心太狂野了。建議你,要學會讀經典。重温瑜伽的八支精神,好好明白Yama、Niyama,再來才是Asana….但最後三支最重要Dharana,Dhyana,Samadhi。

瑜伽的精神就像一顆大樹,有八大重要精神The eight limbs of Ashtanga Yoga are:

自律Yama – code of conduct, self-restraint

他律Niyama – religious observances, commitments to practice, such as study and devotion

體位法Āsana – integration of mind and bod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

生命能量控制法Pranayama – regulation of breath leading to integration of mind and body

感官收攝Pratyahara – abstraction of the senses,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of perception from their objects

專注Dharana – concentration, one-pointedness of mind

冥想Dhyana – meditation (quiet activity that leads to samadhi)

三摩地Samādhi – the quiet state of blissful awareness, superconscious state.

請想想,身為一個瑜伽瘋狂者,曾花多少時間在專注及冥想上.長期執著在體位法的操練,讓關節及韌帶因過度操練而引發病痛,病痛正是此時的你最好的老師,它教你學會緊急剎車,從現在這一刻開始,要好好學會感恩,感恩身體,感恩一切人事物。否則,心是永遠不會覺醒。因為身體長期以來都默默忍受無知心靈的摧殘……但,現在是很好的機會,重新認識身體。

若你有興趣瑜伽研習營,可先看這一兩個月整理的上課重點心得。瑜伽醫學研習營Level One/Two/Three是設計給對瑜伽有興趣的人所上的課。但目前已開課了,下回有空可以報名參加。相信我,你會愈來愈好!真的。瑜伽不是一門宗教,也不是你的神,你所追求的是體位法,是一種幻象,它具有二元對立的本質,具有走向毀滅與分解的趨勢,體位法的好與壞與內在的平靜是完全不同的,有時真正高難度的體位法是靜坐,就是盤坐,練習大腦放空,那種無形的體位法才是最難練的,學會控制自己的心緒傾向吧。

往往在上課結束時,一聲NAMASTE──是指向你內在的神性本質致敬。走回內在的神性,那才是瑜伽,所有的體位法都在訓練你學會放下,學會放慢生活的步伐,不要執著任何表象的事物,往回走,走到心靈的最深處,那是這一世生命初來乍到的地方。

加油!很開心,你寫這麼長的一封信給我。如果,願意,可否將信公布在部落格,我想你一路走來的心得,可以讓很多仍執著於體位法的人,有一個警醒的機會。

唉~這也是我為何潛心寫瑜伽醫學部落格的原因。有時,寧願自己的眼睛不要那麼地明亮,只要專心地教體位法編得流暢,在整堂課中,讓學生有挑戰自我極限的快感,只要做到這些,基本上就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但,受過醫療專業訓練的覺知力,令我有第三眼的能耐,可以感受到每個人身體特質的不同,若練習方法不對就會發生可預期的傷害,但有時苦口婆心仍不敵學生心中那股好勝心。謹以印度聖雄甘地的話共勉之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Learn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活著,就好像明天即將死去。學習,就好像你能永遠地活著。

Mahatma Gandhi quotes (Indian Philosopher, internationally esteemed for his doctrine of nonviolent protest, 1869-1948)

加油,你一定要幸福呵。有空來教室上課吧,或是來聊聊天也好。

祝平安

遊走雲水間的Judy

[……]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標籤: , ,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