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同學,熟女居多,四十上下,有兩三位逼近五十,但保養得當,看外型也都風采綽約,挺好的,不是嗎?但,你只看到了外表,而身為療癒瑜伽老師的我,看到裡面潛藏的風險。
其中一位,47歲,論外型和長相應是屬一屬二的大美女,但她的腳背卻嚴重地透露警訊,實在不忍心直言相告,找了兩位同學來幫襯,"你看她,她比你大一歲,但你看她的腳背和你的腳背差在哪裡?再看另一位,又差在哪裡?"
她看不出所以然,只看到對方的腳,大約穿24號半吧,我猜?一般女人看腳,多半是看對方的鞋款,很少人會去注意腳背的學問。我蹲下來,將她的腳擱在我的大腿上,這個動作,正透露出我對她的尊重,不嫌棄對方的腳只希望能讓對方看得更清楚一些。我指著腳背上的青筋,再指著蜘蛛網狀淡紅血絲(spider veins),再指著腳背整片皮膚的顏色,最後請她看另外兩位同齡女生的腳背,這回她看懂了。
蜘蛛網狀靜脈
"為什麼會這樣?"她問。答案很簡單,就是下肢循環不良,皮膚會變得乾燥,久了皮膚會變薄,循環不良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腳就會容易冰冷。再拖久一點,皮膚容易會發炎,以後小腿只要有傷口就容易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恐怕真把她給嚇到,但沒有,她很認真問我,剛剛那個女生是練多久了,我請那位自己回答"來老師這裡,兩三年了,皮膚狀況就一直維持這樣。"呵呵,今天沒有比較,她們都不知道,我教學上的苦心。
療癒瑜伽一直在強調一點,練習瑜伽,最重要的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就是老的時候,吃喝拉撒睡都能自主生活,現在體位法練得好,沒有用,那是一種假像,有人根本不適合練習某些體位,特別是站姿,主因是她們的腳有問題,像是高弓足或是扁平足,又或是腳趾會呈爪型趾,在做一些體位法時,因腳底無法平穩貼地,容易不穩定,此舉會造成腳踝承受過多的壓力,長期下來,腳踝會失去穩定性。
這群忽略自身差異一昧挑戰自我的瘋狂練習者,老了,最大的心願,會是"希望走路時,不會跌倒!"
我有一位學生,身價數億的她,最大的願望是走路不會跌倒。
我有另一個學生,先生曾是內閣部長,她是標準的官夫人,今年八十多歲,耳聰目明,最大的心願是能好好走路。
我有另一位學生,向我說:她男朋友都說她身上的血管就像是酒店穿網襪的媽媽桑-看起來有點滄桑。
answer is Sarah Jessica Parker.
延伸閱讀:面對疾病-蜂窩性組織炎可能致命
要避免小傷口遭細菌感染
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因人體皮下脂肪層在顯微鏡下是呈現如同蜂窩狀的組織,當細菌感染已侵犯皮膚皮下脂肪層導致發炎腫大,就稱為「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您聽過嗎?一開始可能只是個小傷口,後來卻會演變成截肢,甚至會死亡!
之前傳出F4成員言承旭耍大牌、遲遲未到劇組報到,嚴重拖延拍攝進度的耳語,言承旭後來出面說明:「有一陣子沒出來,是因牙齒問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造成臉部腫脹且時間很久,沒有辦法工作雖然目前病情控制住了,臉也消腫了,但仍想盡快把戲拍完,挪出時間治療,因為這個病隨時都有復發的可能。」而有些人可能也還記得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幾年前就是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導致淋巴腺腫大,才故意留個落腮鬍。
認識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不單發生在四肢,最常侵犯臉部、頸部及腳部等部位,大多數的人在處理皮膚上的小傷口總是漫不經心但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傷口,若處理不當也會要人命的,最常見的情形便是蜂窩性組織炎引發深度感染,導致截肢或敗血症的慘劇。
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因人體的皮下脂肪層在顯微鏡下呈現如同蜂窩狀的組織,當細菌感染已侵犯皮膚皮下脂肪層導致發炎腫大,就稱為「蜂窩性組織炎」。最初的症狀就是局部出現紅、腫、熱、痛,進而出現水腫、紅斑的情形,同時也會有發燒、畏寒、全身倦怠、頭痛或關節痛等若不即時治療,等到出現淋巴腺腫時,表示細菌已侵入血液中,嚴重的話將因此而喪命。
好發族群要小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成人感染科主治醫師林宜君表示,由於蜂窩性組織炎與季節沒有絕對的關聯性,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容易在潮濕悶熱的季節發生(如春、夏季節)同時也不是所有傷口都會形成蜂窩性組織炎,通常容易發生的部位,可能是之前曾發生外傷的部位,或皮膚本身已有病變的地方,以下分為兩個族群來說明:
一般民眾
1.香港腳患者:通常要特別注意腳部的細微傷口、糜爛傷口或由趾縫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
2.做粗活者:可能因腳部出現傷口引致,尤其是在農、漁民身上,因為腳部長期泡在水裡,造成腳部容易受傷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3.在部隊環境中者:蚊蟲咬傷、小擦傷、外物刺傷、割傷等,都是容易發生的原因。
4.其他:過度擠壓(例如有些長在臀部的青春痘)、清洗青春痘或身體有傷口沒特別注意而去泡冷泉的話,也都有可能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高危險群
1.糖尿病患:由於傷口不易痊癒,容易遭受細菌感染而體內糖分過高,細菌的生長環境優渥,要特別注意。
2.老年人:高齡者對於細菌的抵抗力較弱,較易受感染。
3.肥胖者:因為血液循環較差,對於病菌的抵抗力也較弱。
4.肝功能不好者:傷口癒合能力較差。
5.拔牙患者:拔臼齒或後面的智齒(傷口較大),尤其智齒生長的方向和位置若不在正常齒列內,引起重複性牙齦腫痛,嚴重時會造成顏面蜂窩性組織炎。但智齒若長得不錯,就沒有拔的必要,不然傷到神經反而造成唇部永久麻痺,因此,智齒該不該拔,還是要找專業醫師鑑定。
6.免疫力較低者:例如進行器官移植或正進行化學治療,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疾病的人(AIDS),都是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高危險群。
依病情輕重來治療
若發現皮膚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的現象,應盡早就醫。至於該如何正確選擇醫院科別就診呢?林宜君建議,醫院若有感染專科的話,請優先選擇若沒有的話,請選擇一般內科,由於事涉治療選擇的全身性抗生素以及可能需要住院觀察,較不建議至一般皮膚科診所就診。
在開始治療前,要先請醫師判斷是否為單純性的蜂窩性組織炎,尤其不能忽略重要細節而導致誤判,延誤治療當出現發燒、傷口也不大(可能僅有5cm大小),卻有腳部劇烈疼痛的狀況(可能半夜會痛醒),這就不是單純性的蜂窩性組織炎,而是早期致死率有40的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
蜂窩性組織炎的治療依病情輕重,主要有兩種處置如下頁:
1.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必須先做血液培養及敏感試驗,再依結果選用正確的全身性抗生素,通常7~10天即可痊癒。
2.當情況比較嚴重,已經形成膿瘍時,必須由外科醫師做切開引流及清創的處理更危急嚴重時,醫師將視病情決定是否做局部皮層重建、植皮或截肢等整形手術。
做好預防,避免感染
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的動作,避免感染,可大幅降低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機率,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日做好皮膚照護及傷口處理,並在日常生活中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及酗酒,避免降低免疫力,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傷口不管多小,都要把傷口可能發生感染的機會降至最低,因傷口是蜂窩性組織炎最主要的病因。例如,林宜君呼籲香港腳患者務必確實積極治療,若治療過程中,癒合的傷口如有脫皮現象,千萬不要手癢難耐地去撕破,提高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機會,建議可塗抹凡士林來保護傷口。
處理外傷的4個步驟
若出現開放性傷口時,以下步驟提供您危急時自行處理:
Step1建議先用大量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
Step2局部冰敷患部,以控制炎症擴大,並可減輕疼痛。
Step3傷口用優碘消毒(塗抹2分鐘後,靜待優碘在皮膚上乾燥後,才有阻隔細菌的效果,再適度覆蓋、包紮。
Step4保持傷口清潔,每天換藥並觀察癒合情形。有些科技產品的敷料,可提供更好的傷口防護作用,藥房也都方便購買。例如防水透氣敷料的產品,是一種類似皮膚般的透明薄膜,具透氣性並能防止水分及細菌的侵入另一種俗稱「人工皮」的透明Hydrocolloid(親水性)敷料,適用在創傷早期或創傷癒合階段,在恢復過程中可減少換藥次數,提供舒適和簡易的方法,以增加在傷口癒合期間的耐心。
醫護小叮嚀
面對簡單的傷口,若經過處理之後,紅、熱、腫、痛的情況在3日內未改善,一定要馬上就醫,請醫師排除或治療可能致命的細菌感染症──蜂窩性組織炎,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資料來源http://www.ttv.com.tw/lohas/green9280.htm